黃海作品的定位
──王洛夫《論黃海少兒科幻作品》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黃海的作品定位

以黃海、張系國為主的科幻文學風格,雖然並沒有做到暢銷,但是在文學意境上,探討到深刻的人性,值得讀者、研究者一再回味,只要研究台灣科幻,莫不提起黃海,其地位可見。科幻小說能夠寫出深刻的意境,的確不易,一般文學訓練不足,或人文素養不夠的作家,能夠寫出奇異的時空,讓作品賣得出市場,就已經不錯了,而像黃海與張系國等人,能夠在科幻小說中寫出深刻的意涵,讓作品可以稱得上是「文學」,被文壇尊重為「作家」者,在國內真的是鳳毛麟角的幾人而已。

然而在科幻文體如初生之犢時,亦有不如歐美先進圓熟之處,誠如林燿德的評論:

黃海的作品在本質上卻和亞瑟.克拉克、艾沙克.艾希莫夫以及海萊恩等現代科幻大師所發展出來的當代科幻有相當的距離;換言之,黃海的創作觀念仍然徘徊在古典的本格科幻框架中。

所謂本格科幻,指的是他的風格屬於傳統科幻,趕不上美國新浪潮運動後的轉變,較先進的作品僅以廣義的科學幻想為背景,加入更多後現代筆法,更多的社會關懷層面。

黃海的書,今年(2003年)在大陸將要出版,吳岩在他的網站上已經將黃海的自序刊登出來了。黃海在其中陳述了自己的創作心境,他認為自己的風格選擇在「嚴肅文學與通俗風格的中間」,不願意偏執於任何一邊,也不願意科幻文學一直被當成不入流的文學。這一次要出的書是他的「文明三部曲」,這證明黃海的書屬於「長銷型」的,他的書在海峽兩岸陸陸續續的重新出版,至今仍有極高的可讀性。

本研究探討了黃海作品的風格,將黃海與整個時代的文壇背景、社會背景作比較,可以看出其特殊性,引用了許多心理學的觀點,當作解析文本的工具,分析了《大鼻國歷險記》、《航向未來》、《嫦娥城》等,也分析了《奇異的航行》中情節因果的推理技巧。

黃海的兒少科幻作品,情節有趣,形象生動,且具有深刻的寓意,可以從深入抽象的層面來解析。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黃海的作品,可以發現許多值得玩味的觀點,這些觀點,可以適用於童話、少年小說,也可以適用於整個的科幻文學。

黃海的作品,在文壇是特別的一個類型,提供我們良好的典型,感謝他留下這些作品,讓研究者可以「借題發揮」,這算是文學又不僅止於文學的一塊延伸領域,他的作品,不論定位如何,都是值得一讀的。

然而既然是平凡的「地球人」,我們還是有分別心,還是要談一談「好」的問題,黃海的作品,好在哪裡呢?洪文珍(1999)認為好的少年科幻小說也需具備好小說的四個要素:
(一) 創造寫活理想的典型少年人物
(二) 安排自然合理且吸引人的情節
(三) 寓含深刻人文關懷的主題
(四) 豐富多變且合理的科技幻想

黃海的少年科幻小說,是否符合以上條件呢?以《航向未來》來說,他並未以少年當作故事的主角,小說成功的原因,在於作品傳達出的深刻人文關懷的主題,以及奇異境界巧妙串聯成的情節線,而其中提到許多光速飛行、人工冬眠、人造睡眠等等科技的幻想,在台灣的文壇可以說是極為新鮮的點子,至於小說主角的性格塑造,在第二屆中華兒童文學獎的評審會議中,評審們認為人物性格很鮮明,然而這個說法其實需要更精確。

雖然國內的科學人才甚豐,但就缺少了這種文字的功底,以及想像的發揮,因此國內類似他受了充足科普薰陶的文學創作者,成為科幻作家的實在並不多見。黃海在六O年代末期,終於轉入以科幻小說為主的創作,他可以說是「從鄉土風格轉向科幻風格」的特殊成功例子。

在台灣的科幻文壇還未成氣候之時,創作者如雲霧中稀疏的幾顆星星,黃海在知識與閱讀探索的心得,給了他勇氣,讓他勇於開創新的文學素材,在他的作品漸漸得到好評,天空的雲霧也逐漸散開了。黃海是少數冒著被正統文學批評而冒出頭來堪稱「作家」的人,正如林燿德所言:「從六O年代末期,就開始創作科幻小說的代表性作家,只有黃海一人。-----基本上,黃海是台灣科幻文學史中,一個不可遺忘的角色,因為他的存在,使得台灣科幻使能夠上溯到六十年代------」

黃海在他的各篇科幻作品中,對於人物刻劃,大部分世界於立體與扁平的中間。這牽涉到人物性格在作品中扮演的功能,如果以科幻小說界的標準,人物性格只是「襯托主題」,以此觀點來說,黃海的人物塑造算蠻成功的,但若以純藝術性的標準來看,主角的內心情感變化,雖有轉折與衝突,但仍稍嫌不夠細膩,引起讀者「靈性」的共鳴仍稍嫌薄弱,但從情節的變化豐富,引人易於進入氛圍用心體會,則可以略補此小瑕疵,畢竟科學幻想小說應該有另外一種標準,不能全然以文學本位來加以套量。


第二節 科幻文學的爭議與展望

一 兒少科幻應該自立門戶嗎

兒童科幻算不算科幻的一個樹枝,科幻本身又算不算一棵獨立的樹呢?
科幻文體到底該定位在哪裡?它到是文學的親戚,還是朋友,抑或陌生人。
科幻若是自立門戶,算不算是「門戶之見,畫地自限」呢?自立門戶對創作者有沒有幫助呢?或者只是研究者的「分別心」?

科幻文體是二十世紀的新興文體,題材與形式均不同於既有文學,並且擁有自己獨特的讀者群,科幻小說在國外有許多讀者俱樂部,他們自外於主流,甚至有許多科幻小說的作者,不願被納入主流文學之中。國內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張系國也曾說過:「本來科幻小說家就要自外於主流小說,獨樹一幟。」

這個現象,有人贊成,也有人持相反看法。就像有些科幻作家,不願意被人定位為「只會寫科幻」的作家,他的作品也不願被定位為「科幻作品」,他們努力提高科幻作品的文學性,希望被主流文學界所認同,因此使用了許多文學的筆法,以增加美麗失意的氛圍。黃海可說是一個代表人物,他的背景是文藝小說家,科學的知識皆來自於自修苦學,他希望在寫作的路上開創出新的題材,也希望科幻小說擺脫通俗娛樂的形象,不僅止於是個只會耍嘴皮的二流演出者。

兒少的科學幻想領域該如何界定邊界呢?科學幻想本來就是年輕化的文體,讀者大部分也都是年輕人,其中又以十多歲的青少年居多,如果特意分出兒少科幻這麼一塊土地,則創作筆法將會受到限制,因而失去成人讀者,因此區隔不是絕對的好。但區隔卻有絕對的需要,有了區隔將能催生更純粹的科學幻想童話與少年小說、少年散文,是真正為孩子們而創作,是真正能夠讓孩子們飛翔優遊在其中的。

二 通俗與嚴肅之爭

張系國擁有電機博士背景,然而張系國也不是一開始就寫科幻,他的科幻創作是在他的文藝創作小有成就之後。以他的學力、文學地位、科幻創作與一腔熱情為後盾,結合國內在科幻界有志有心友才有能之士,創辦了台灣第一本的科幻雜誌------《幻象》季刊,並主辦「世界華人科幻藝術獎」,以鼓吹國內的科學幻想文學的風氣。

一九九一年十月十二日下午,首屆「世界華人科幻藝術獎」,剛剛在慶功式的氣氛中頒獎完畢,沒想到這座剛剛打下的科幻小山頭,卻立即分成兩派人馬,充滿肅殺之氣地來了一場「科幻大對決」,張大春首先發難,話鋒快利冰冷,認為「張系國在台灣科幻小說的發展上是功臣也是罪人,從他創設的科幻小說獎成立以來,為台灣的科幻小說加上沉重的意識負擔,例如小說得對社會或政治有一定的反應,於是始終無法較為通俗。」

這個向左走向右走的老問題,在二OO三年的今天,仍然是仁者與智者的辯論。其實這個「方向」的掌握,全在作者的一心之中。向純文學靠攏,好處是可以真正深入省思文明,創造不朽的價值,提升其藝術地位,缺點是可能取高和寡,成為乏人問津的作品。向通俗文學靠攏,好處是讀者會覺得易於接近,壞處是整個文學世界似乎都在沒落,通俗文學市場也在萎縮,若是良莠不齊,成為人們看過一次就不再回顧的作品,則可能不但賣座不佳,且連評價也要一起賠上。

不容諱言的是,台灣的科幻文藝,一直都沒有辦法引起太大的共鳴,即使到了今日,許多年輕作者已經擺脫了文以載道的包袱,但卻未見通俗市場的春天降臨。回首過去,對於這個問題,似乎可以有更清晰的沉澱了。科幻文學的推廣,不是單純的作品「道或不道」取向的問題。葉言都在1991年曾提出一個見解:「台灣之所以如此,是文學書籍,特別是暢銷書的市場尚未資本主義化,不能和美日相比。」 他並建議試試大陸的市場。然而以今日觀之,大陸的市場似乎也不容易成為台灣科幻文藝的生長養料,否則兩岸交流之後,早該有作品打下市場。資本主義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衝擊下,已經是軟弱不振,又如何期待暢銷書市場的資本化,來振興科幻文學的版圖呢?科幻文學的振興,最終應該還是要回歸到作品「水準夠不夠」的核心問題上。

三 科學幻想應加強藝術美感

科學幻想文學,之所以常常被人誤解為「科學概念鬆散」,「藝術成就不足」,除了過度被挑剔之外,就是因為創作科幻作品的作者,對科學的深入功夫不夠,對人文素養不足,所以只能把場景寫得冰冷,少了傳統小說的那份執著於美感的熱能。

科幻作品,並不是寫給未來的人看的,特意創造出的陌生境界,並非迎合未來人的熟悉背景,而是為了現代讀者對熟悉環境的抽離,只有對目前的環境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更清楚的聚焦,把問題看得更透徹。這個匯聚焦點的過程,是經過讀者對於作品的「組織化」,不論這個組織是井然有序,還是亂中有序,抑或序中有亂,都可以說是經過讀者的「組織」,正是「完形」的過程。但因為科幻文藝所處理的題材,常常是「陌生」的,可以產生「奇異」的感覺,然而同時也容易給人冰冷、疏離的質感。

然而為了背景時空的恢弘氣魄,反而不容易寫到文化精緻的層面,既然不容易精緻化,要達到藝術上高度的美感,就比較不容易,讀者在「完形」的過程中,不易感受到美。這是科學幻想文學先天的缺陷,也是不容易被傳統文藝接受的主因之一。即使是大師的作品,如凡爾納、艾希莫夫、克拉克等,在藝術成就上也並不突出。

寫得藝術層次夠高的科學幻想作品不是沒有,美國科幻文學界的「新浪潮」運動,科幻作家在作品中加入了許多文學技巧,然而同時也使得可讀性下降,失去了許多原本愛好科幻的讀者。單是增加文學的敘事技巧,似乎對科幻文學的發展助益不大。科幻文學著重於表現「科幻意識」,由此演生出許多的奇異時空與事件,而「科幻意識」本身,不容易具備高度的藝術性,也不容易寫到人心深處。傳統小說常把場景放在過去,有許多人們的「共同記憶」,所訴求的是人們熟悉的感覺,以現代為背景的小說,敘述的都市景象也是大家每天面對的,不致有僵硬突兀的感覺,觸動讀者心底的琴弦,因此許多看慣了正統文學的讀者,始終覺得心底的琴音沒有發聲,共鳴的頻率就是不對。

四 科學如水 能載科幻 亦能覆科幻

許多科幻作家以及推動者,建議評論者應該把科學幻想文學和「科學普及讀物」的界線區分清楚。前者不必負擔「真實性」的沉重包袱,而後者不該硬將前者納入版圖。

然而在科幻文學推廣實有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第一線的推動者是基於「科學普及」的目的在推動,例如學校的老師,或是讀書會的帶領者。如果硬將科幻文學與「科學普及」的功能分開,他們推動時反而不那麼帶勁兒了。其實基層的推動者,並不是那麼計較一部科學幻想文學的作品,是不是寫得面面俱到,但若是其中有科學原理上的誤導,則很可能被處以終生監禁,不得與讀者見面。

評論者若以「偽科學」來看待整個的科學幻想文學,的確是太嚴苛了些,但是少數通俗科幻文學的作者對自己的作品沒有「品質管制」,為了急於出版,對於科學知識一知半解卻又疏於考證,甚至將自己都不確定的科學概念與知識寫入作品,以彌補整個情節架構的破洞。這樣子的作品被人批評,則不是科幻推動者應該為他們圓謊遮醜的了。

五 兒童科學幻想文學的未來展望

科學幻想文學,在教育風氣愈見活潑自由的雨露滋潤下,有著肥沃的發展土壤,最新的科技不斷藉著各種媒介進入台灣,歐美自八O年代中期以後,偏重以高科技為題材的「塞伯龐克運動」是其中一種現象,許多作品不是以電腦數位的幻想為主題,就是與虛擬世界有關,對於電腦、資訊與網路極為發達的台灣科技島,尤其有利於接收先進的優秀作品。

到了公元兩千年之後,科學幻想文學經歷了一陣子的沉寂,又開始有了蓬勃的生機。發展的契機可歸納如下:

(一) 後現代的多元認同與敘事觀
後現代主義,是國際的風潮,台灣的社會,也接受了「多元認同、多元觀點、多元敘事」的氣息,不論是作家與文本、出版界、評論界、教育界、讀者都不再願意受限於現代主義的文學體系,們派之見稍有消減,許多科學幻想文學作品,進入了主流文學界,許多主流的文學作品,也納入了科幻的成分,科幻文學原本在台灣不是主流,但再後現代主義的風潮之下,主流的權力結構逐漸消解,科幻與主流文化有了更迅速融合的機會。

(二) 大學課程探討兒少科幻
台東師範學院開始有了科幻讀書會,並在兒童文學研究所中開設了科學幻想文學的課程,是將科幻文學將走進國小校園和孩子們一起成長一同想像的好消息,將來可預期愈來愈多的師範學院會願意開設這樣的課程,也會引發更多的年輕作家嘗試創作。

中國大陸的北京師範大學,也是最重要的科幻研究與創作中樞,大陸國家政策對於科幻文藝相當重視,北京師範大學有系統地在大學開設科幻文學的課程,並舉辦科幻創作的徵獎,這也提供台灣一個發表空間。北師大在二OO二年已經開始招收「科幻文學研究生」,首次招生的名額是兩名,將來還打算招收博士生,這將提供海峽兩岸更多的交流機會。

(三) 倪匡科幻文學獎的設立
在葉李華等人的努力下,由交通大學協助辦理倪匡科幻文學獎的徵文評獎事宜,這個獎項除了鼓勵許多老手新人投入科幻創作,也首度設立了「科幻論文」的徵稿,其中不乏對科幻少年小說提供的養分及兒童適讀性等問題的探究,若是將來能夠再增加科幻童話、少年小說的獎項,對兒童科幻文學的發展助益更大。

(四) 國民教育課程統整的趨勢
教育政策傾向於統整各學科,打破各自的方法藩籬,以提昇處理生活問題的能力。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基本能力,打破了學科界限,僅訂定七大生活領域。這樣的趨勢提供了科幻文學發展的好理由,因為它統整了「語文」、「自然與科技」、「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等生活領域,並且輕鬆有趣,頗符合課程多元化與活潑化的趨勢,科幻文學可能被學校當作教材,雖然兒童文學不是以教育為目的,但卻因教育而有如春風吹拂,應運而勃發,因此有的教材版本已經將黃海的科幻作品列入,將來更不排除會有其他的科學幻想作品進入教材中。

(五) 國小實施資訊教育
大部分的學校從三、四年級起,即實施電腦教學,小朋友更早接觸到尖端科技,因著對科技不陌生且好奇,尤其對於近年來以電腦科技為題材的科幻作品,會很容易產生興趣,就像美國在登陸月球前後,太空科幻大行其道,讀者的興趣與時代議題簡直形影不離,因此國內若持續推動資訊教育,則數位高科技科幻作品必然會是新寵兒。網路上也提供了許多發表空間,小朋友可以藉由這樣的途徑接觸到報章上沒有發表的科幻作品。

(六) 科幻結合了本土文化的表述
過去科幻作品總脫不了外來客的印象,但隨著本土意識的抬頭,科幻作品開始有了「在地人」的印象。西方式的科幻已經慢慢產生一套公式,跳脫不易,但每個本土的草根養分,卻有著多樣的滋養。大陸的楊鵬,收集研究中國古代的科幻故事,創作了一部長篇科幻小說《蝙蝠少年》,該書還被上海少兒出版社的《卡通先鋒》雜誌,改編成了八集卡通叢書。相信台灣不久之後,也會有更具有鄉土味、泥土香的作品出現,讓孩子們在熟悉的語境中,吸收成長的養分。


五 結語

科幻文學是對想像力充分啟發的品種,不必背上科學知識傳播的沉重擔子,壓慢壓垮了想像的翅膀。對於未來的想像,在這個變遷快速的科技時代,是愈來愈重要了,對未來的想像力,將是對未來適應能力的指標之一。兒童科幻文學的成功與否,也要看其中的想像力有豐富而定。

兒童科學幻想文學,之所以一直無法達到成人作品的質與量,與兒童文學界缺乏通俗市場有關,兒童不太可能從口袋裡掏錢購買科幻文本,也很難想像它們花零用錢去租科幻文本來閱讀。文本想要生存,只有靠名家之筆或得獎一途,而科幻作品要在正統兒童文學主流中得獎,仍非易事,不過卻可以樂觀的說,愈來愈多科幻作品獲獎,或者有些得獎作品含有些許科幻成分,也可列入廣義的科幻作品。

清末民初他曾被請到中國,擔任推展科學風氣的「賽先生」,中國的文學大師如梁啟超、魯迅都親自翻譯過科幻小說,認為有助於開民智以對治迷信,後來又被聘請為「教育親善大使」,扮演啟發兒童心智的科學普及讀物,諾貝爾獎得主的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經不斷的在大陸的各種場合強調「建設現代化強國不能離開現代化報導,不能不重視科學幻想小說」;他鼓勵大學生閱讀優秀的科幻小說,覺得學生時代就該多接觸他。由此可見,科學幻想文學是科技進步下的自然產物,它結合了人們的邏輯推理和文思感悟,不是不入流的文學,功能不僅止於娛樂,科幻文學所曾受到過的重視,絕非武俠、言情、神怪或偵探小說所能相比。

兒童科幻作品絕對是有前景的,既然兒童武俠作品都能夠被讀者喜愛,科幻作品又為何不能嶄露頭角呢?隨著科技遇發達,學科的界線遇模糊,學習科學與文學都不必再固守疆界,則科學幻想作品必然會在肥沃的土壤中茁壯,開出美麗不凡的花,結出滋味獨特的果。

參考書目
〈以下各分類細目下,中文作者依姓氏筆劃為序,西文作者依字母順序為序。〉

一 黃海著作
(一) 文學作品部份
黃海 《航向未來》 台北市 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9年 6月初版
------ 《天外異鄉人》 台北市 照明出版社 1980年8月初版
------ 《銀河迷航記》 台北市 照明出版社 1979年10月初版
---- 《迷霧征塵》 水芙蓉出版社 1976年10月初版
---- 《尋找陽光的旅程》 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贊助出版 1996年4月
---- 《時間魔術師》 台北市 九歌出版有限公司
1991年初版 1993年出版四印
---- 《新世紀之旅》 台北市 僑聯出版社 1972年12月初版
---- 《天堂鳥》 台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84年5月初版
---- 《最後的樂園》 台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84年8月初版
---- 《奇異的航行》 台北市 財團法人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1984年9月初版
---- 《第四類接觸》 台北市 皇冠出版社 1985年5月初版
---- 《星星的項練》 台北市 皇冠出版社 1985年6月初版
---- 《誰是機器人》 台北市 國語日報社 1996年7月 第1版
2000年11月 第7刷
---- 《嫦娥城》 台北 聯合報社
1985年十月初版 1988年元月第二次印行

(二)論述部分
黃海 〈科幻小說--童話特質的文學〉 《擺盪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兒童
文學論述選集1988-1998》 2000年 幼獅出版社 頁210-217
---- 〈科幻小說的寫作〉 臺大電機 Maxwell 站 h40.s133.ts.hinet.net
Mon Nov 6 /13:18:37 2000
---- 〈科幻小說的寫作〉 《明日世界》第54期,1979年6月,頁26-31。
---- 〈兒童科幻小說的寫作〉 《文訊月刊》23期 1986年4月 頁159-165
---- 〈兒童科幻小說答客問〉 《文訊月刊》26期 1986年10月頁141-146
---- 〈兩岸想像力的角力------台灣與大陸科幻小說的回顧與反思〉
(上、下) 《中時晚報》 15版時代副刊 1993年5月10、11日
---- 〈乘著想像的翅膀------兒童文學創作的心路歷程〉 《台灣日報》
1991年4月3日
---- 〈五四前後被請到中國來的------化了裝的賽先生〉 《聯合報》
聯合副刊 1993年5月4日
---- 〈悠悠旅程〉 《台灣時報》 1988年7月29日
---- 〈憂危絕望中的轉機〉 《中華日報》 1982年10月29日


二 科學幻想文學作品

卜京 《西元2903年的一次飛行》 臺北市 民生報社 1998年3月
李黎、薛人望譯 Aldous Leonard Huxley著 《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1932年 台北市 志文出版社 1994年9月再版
黃易 《超腦》 台北市 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 1993年2月 初版
黃凡 《上帝們---人類浩劫後》 台北市 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
1985年9月 初版
張系國 《夜曲》 台北 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 1985年1月
---- 《星雲組曲》 台北 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1980年10月初版
1992年3月 十三印
---- 〈失樂園---序「最後的樂園」〉 《最後的樂園》
台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84年8月初版 頁3
---- 《五玉碟》 台北市 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 1985年1月初版
1990年12月五版
---- 《龍城飛將》 台北市 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 1986年9月初版
1993年8月四版
----編 《七十五年科幻小說選》 台北市 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
1987年2月初版
----編 《七十四年科幻小說選》 台北市 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
1986年2月初版
----編 《當代科幻小說選Ⅱ》 台北市 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
1985年2月初版 1986年2月三版
葉言都 《海天龍戰》 台北市 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 1987年5月初版
楊鵬等編著 《中國古代科幻故事》 北京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1
蘇元良譯 B.F.Skinner著 《桃源二村》(《Walden Two》) 台北 張老師出版社 1992年7月 初版一刷

三 科學幻想文學相關的論述

(一)專書著作

呂金鮫 《科幻文學》 台北 照明出版社 1970 初版
呂應鐘 吳岩 《科幻文學概論》 初版 台北市 五南圖書公司 2001年初版
林建光 《顛覆性想像:模擬與菲利普狄克之科幻小說》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年1月
林健群 《晚清科幻小說研究(1904-1911)》 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98年
林燿德 〈台灣當代科幻文學〉 《幼獅文藝》 1993年8月號 頁42
陳愫儀 《少年科幻版圖初探--------一九四八年以來台灣地區出版之中長篇少
年科幻小說研究》 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9年6月
萇弘譯 David A. Kyle著 《科幻歷史圖說》 台北 照明出版社
1980年4月
趙世洲編 《科幻小說十家》 河南省鄭州市 海燕出版社
1989年5月一版第一次印刷
傅吉毅 《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年6月
劉秀美 《台灣通俗小說研究一九四九~一九九九》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1年5月
戴柔秀 《虛擬未來------科幻電影之敘事分析》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年5月

(二)單篇論述

王洛夫 〈少兒科幻的開創者------黃海〉 《文訊雜誌》 2002年11月
205期 頁81-83
杜漸 〈台灣科幻小說的翻譯與創作情況〉 《科幻海洋》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1年4月
李畹琪 〈科幻小說中的科學與幻想〉 林文寶主編 《少兒文學天地寬----台灣少年小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2年 頁231---248
吳正芬譯 海柏著 〈科幻小說中時光之旅對青少年身心發展所呈現的多元意義〉
《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初版 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11月
邱彥明 〈德先生‧賽先生‧幻小姐:一九八二年文藝節聯副科幻小說座談會〉
《當代科幻小說選二》 台北 知識系統出版社 1985年2月 頁212。
林文寶 〈試談科幻小說〉 《海洋兒童文學研究》 1985年 第九期 頁21-28
林建光 〈大敘述的危機與歷史經驗再現方式的轉折:試論八零年代台灣科幻小說〉 第26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集 2002年
金濤 〈科幻的科普功能〉 《科學月刊》 1998年 第二十九卷第二期 頁110-112
洪文珍 〈析「及時的呼喚」、「記憶受領員」------兼論理想的少年科幻小說〉
《第三屆全國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 台北
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11月 頁116
徐正平 〈談科學童話〉 《國語日報》 1975年5月11日
許玲慧 〈幼兒刊物中科學題材的探討〉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
1988年8月 四卷四期 頁11-13
張國立 〈科幻外一章---科幻大對決〉 《幻象季刊》
第六期 1991年 頁98-103
楊豫馨 〈翱翔科幻文學的作家------黃海〉 《大同雜誌》 元月號 1990年
鄭運鴻 〈日本科技與科幻的互動〉 《科學月刊》
第三十三卷第八期 2002年8月 頁686-693
鄭運鴻 〈太空異響曲〉 《中國時報》 E7版 人間副刊 2003年5月22日
賴玉敏 〈乘著想像的翅膀---少年科幻小說的開拓先鋒黃海專訪〉
《兒童文學學刊》 第九期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2003年5月
饒忠華 林耀琛 〈現實 預測 幻想---科學神話序〉
《1976-1979科幻選集》 1979初版 出版社不詳

四 相關參考論述
王元明 《佛洛姆人道主義精神分析學》 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 1990初版
李姍姍譯 Wolfgang Köhler著 《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
1998 年 台北 桂冠圖書公司
李平譯 《文學理論》 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8年 第一版
吳其南 《童話的詩學》 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1年3月 頁19
吳英長 〈科學讀物的處理技巧〉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
1988年10月 四卷五期 頁11-12
張春興主編 《人格心理學》 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10月第一版
張嘉莉譯 《完形治療之父波爾斯》 (Petrûska Clarkson & Jennifer Mackewn著《Fritz Perls》) 台北 意識文化事業公司 2002年 12月初版
蔡尚志 《童話創作的原理與技巧》 台北 五南圖書公司 1996初版
蔡伸章譯 《人類之路》(《Man for Himself》) Erich Fromm1965年9月著
台北 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70年初版
魯樞元 《生態文藝學》 西安 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
簡宗梧、周鳳五 《現代文學欣賞與創作》 國立空中大學
1987年8月初版 1991年9月3版

附錄一
黃海論述(本論文未引用者) 資料來源:傅吉毅


黃海 〈科學‧超科學與科幻作品〉 《書評書目》第74期 1979年6月
頁50-59
---- 〈黃海與鄭文豪的對談〉 《台灣時報‧副刊》 1981年1月2日
---- 〈新春‧未來‧科幻〉 《台灣日報‧副刊》 1984年2月3日
---- 〈時間旅行的奇思幻想〉 《幻象》第六期 1992年3月 頁28-29
---- 〈科幻與性〉 《幻象》第六期 1992年3月 頁30-31
---- 〈同樣的「點子」不同的樣子〉 《幻象》第八期
1992年9月 頁6-7
---- 〈由科幻、童話精神到二十一世紀的文學〉 《文訊》總95期
1996年11月,頁7-11
---- 〈科幻的科學預言〉 《科學月刊》338期 1998年2月 頁113-117
---- 〈科幻與二十一世紀〉 《科學月刊》338期 1998年2月 頁118-122
黃炳煌 〈台灣科幻小說初期發展概述〉 《大眾科學》第四卷第六期
1983年6月,頁19-22

附錄二 黃海創作的四個分期

(一)年少病苦期------從出生到一九六六年進入僑聯總會為止(共22年)

黃海辛苦地與肺結核病奮鬥,從學校休學後,努力閱讀並嘗試寫作,家中收入微薄,生活不安定,卻讓他立志要在文學寫作領域闖出一片天空。

1943年 台中市出生 約三歲遷往大甲 小學就讀大甲文昌小學
1957年 十五歲 省立台中一中初中部因肺結核輟學
1959年 住進松山療養院,與著名文學家鍾理和同院 住院期間寫文壇函授學校小說作業。病中深深了解自己與文學解下不解之緣。並且與病魔纏鬥時,開始喜歡幻想,在這段挫折中,醞釀奇思幻想,磨練自我。
1962年 出院,舉家流浪,在永和、台北市重慶北路三段一帶遷徙。
1964年 十月 《奔濤》短篇小說集 野風出版
1966年 得到旅菲華僑許希哲先生的賞識,進入僑聯總會擔任編輯,一邊寫作一邊負擔家計。 開始閱讀科學新知,醞釀思潮。

(二)風格塑造期------從進入僑聯總會到一九七四年進入《聯合報》擔任編輯為止(共8年)
貧苦的生活,直到進入僑聯總會擔任編輯,才告休止。工作之餘他投入文藝小說的創作(成人作品),也曾兼職編寫兒童科學讀物,校對翻譯自國外的科幻作品,並開始嘗試對科幻小說的創作,慢慢塑造出自己的風格。

1968年 二月 《大火 在高山上》短篇小說集 商務出版
六月 《通往天外的梯》短篇小說集 僑聯出版
開始寫一系列太空旅行的小說,未受注目。
1969年 美國太陽神十一號太空船登陸月球,科幻小說一辭尚未出現,但已有熱潮。
十月 獲頒救國團青年文藝獎 蔣經國先生親自頒獎
1970年 十二月 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本台灣作家寫的科幻小說《一o一o一年》短篇小說集 僑聯出版
1972年 十二月 《新世紀之旅》科幻小說 自印
1974年 學歷鑑定考三級跳 考進師大歷史系夜間部就讀。
1976年 十月《迷霧征塵》自傳式散文 水芙蓉出版社出版
1979年 十月完成大學學業
兼任照明出版社總編輯
《銀河迷航記》科幻小說集 照明出版社
1980年 八月 《天外異鄉人》科幻小說集 照明出版社
刪除《一0一0一年》的文藝短篇,補入四篇科幻短篇,以主
文為流浪者一號太空船的故事,合集成書再版。
十月《人在宇宙中》雜文八十篇 水芙蓉出版社
1981年 十月進入聯合報工作。

(三)創作圓熟期------從進入聯合報擔任編輯到退休為止(共21年)

進入聯合報工作,帶來較為安定的生活。黃海逐漸揣摩出科幻文學的童話特質,逐年塑造的風格已經成型,寫作技巧已臻圓熟,因此在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領域均屢獲大獎。

1982年 八月《悲歡歲月》短篇小說集 水芙蓉出版社
1982年 《銀河迷航記》獲得中國文藝獎章。可說是正統文學對純正科幻小說的肯定。
1984年 四月《奇異的航行》中篇科幻少年小說
洪建全文教基金會出版
1984年 《奇異的航行》獲洪建全兒童文學獎小說類第一名
四月 《偷腦計畫》科幻短篇集 皇冠出版社
五月 《天堂鳥》長篇科幻小說 時報出版社
八月 《最後的樂園》長篇科幻小說 時報出版社
1985年 五月《第四類接觸》長篇科幻小說 皇冠出版社
六月《星星的項鍊》科幻短篇集 皇冠出版社
十月《嫦娥城》兒童科幻小品 聯經出版
1986年 《嫦娥城》獲中山文藝獎兒童文學類。肯定他對兒童文學開了另一扇窗。
1987年 五月 《機器人風波》兒童中篇科幻 聯經出版
六月《鼠城記》長篇科幻小說 時報出版社
《天堂鳥》、《最後的樂園》、《鼠城記》以上三書是黃海的「文明三部曲」
《地球逃亡》中篇創作獲第一屆東方少年科幻小說獎
1988年 七月《大鼻國歷險記》兒童科幻童話 洪建全文教基金會
1989年 六月 《航向未來》兒童中篇科幻小說 富春出版社
本書獲第二屆中華兒童文學獎
1990年 《太空城的孫悟空》(《嫦娥城改名》) 與《奇異的航行》在大
陸出版 江西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1991年 二月 《時間魔術師》短篇科幻集 九歌出版社
1992年 《地球逃亡》在大陸出版 葉永烈主編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4年 二月 《秦始皇到台灣神秘事件》(少年奇幻小說)
天衛文化公司
1995年 《尋找陽光的旅程》 再度獲得中山文藝獎
1996年 七月 《誰是機器人》(短篇童話集) 國語日報出版社
2002年 從聯合報社退休


(四)專業創作期------從二OO二年自聯合報退休至今
寶刀未老的黃海,重拾文鋤再出發(他的舊作也有再版)。此時期創作了《動物天堂》(科學幻想、小說與童話的揉合,即將出版),《霹靂神風》(少年長篇科幻小說,已於國語日報連載,即將出版),《清康街共和國》(社會、政治的諷刺小說,文建會贊助,即將出版。

附錄三 台灣兒少科學幻想文學出版品

作者 書名 叢書名 出版年份
黃海 流浪星空 新兒童 1977年
編輯部 卡通科幻叢書 世一書局卡通科幻叢書 1979年
黃海 嫦娥城 聯經兒童小說 1985年10月
黃海 機器人風波 民生報兒童叢書 1987年
張寧靜 地心歷險記 九歌兒童書房 1988年
張寧靜 機器人遊歐洲 九歌兒童書房 1988年
黃海 地球逃亡 第一屆東方少年小說獎 1988年
黃海 大鼻國歷險記 洪建全教育文化兒童科幻系列 1988年
黃素華 全自動暑假 洪建全教育文化兒童科幻系列 1988年
顏炳耀編 科幻的故事 華一彩色兒童圖書館 1988年
黃海 航向未來 富春親子圖書館 1989年6月
黃海 時間魔術師 九歌兒童書房 1991年2月10日
黃海 大鼻國歷險記 聯經科幻童話 1992年11月
黃海 奇異的航行 聯經科幻童話 1993年6月
黃海 秦始皇到臺灣神祕事件 小魯少年文庫 1994年3月
劉興詩 辛巴達太空浪遊記 小魯少年文庫 1994年8月
盛佳、韋杰等 科幻故事精選 國際少年村:中華兒童智慧文庫19 1994年
黃海 帶往火星的貓 皇冠童書鋪 1994年11月5日
莊大偉等 外星人留下的天書─科幻寓言故事 牛頓世界兒童故事名作選 1995年
張永琛 隱形恐龍鳥 九歌兒童書房 1996年2月10日
黃海 誰是機器人 國語日報金獎童話系列 1996年7月
陳曙光 戈爾登星球奇遇記 九歌兒童書房 1997年4月10日
王晉康 生死平衡 小魯奇幻劇場 1997年12月
管家琪 複製瞌睡羊 民生報童話小屋 1997年12月
林美珍 科幻世界 風車圖書小學生優良讀物系列 1998年1月15日
眠月 少年行星 九歌兒童書房 1998年2月10日
葛冰 魔鬼機器人 小魯奇幻劇場 1998年3月
彭懿 瘋狂綠刺蝟 小魯奇幻劇場 1998年7月
張之路 螳螂 小魯童話花園 1998年10月
桂文亞、李潼等 思鄉的外星人*收錄短篇少年科幻:黃海〈思鄉的外星人〉、邱傑〈曾祖父回家〉、〈地球人與魚〉 民生報中學生書房 1998年11月
卜京 西元2903年的一次飛行 民生報童話小屋 1999年3月
王天福 地球小英雄 富春兒童文學館 1999年
張嘉驊 宇宙大人 幼獅多寶隔 2000年6月30日
侯維玲 二○九九 九歌兒童書房 2000年7月10日
王晶  世界毀滅之後 九歌兒童書房第八屆現代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 2001年1月1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海作家部落格   的頭像
    黃海作家部落格

    黃海作家部落格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