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學活動、科普、科幻活動…黃海版權公告 (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從傳統文學出發   

臺灣的科幻小說過去幾十年來依附于傳統文學媒體, 也就是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出版必須看傳統(主流)文學臉色, 必須由文學主編來決定是否符合文學規律,才有機會。由於張系國科幻獎、倪匡科幻獎的設立,科幻作品幾度掀起浪潮,2010年停辨倪匡科幻獎,臺灣科幻逐漸失焦褪色。當年葉李華在學術和創作上的推廣,與北京的吳岩兩岸遙相呼應,各展所長,令人興奮不已。 我是出身于傳統文學的作者,我的成人科幻是在傳統文學土壤裡生長的,兒童科幻也是,這也就跨越傳統文學與科幻文學的界域,涵蓋成人與少兒科幻。後來得到許多兒童文學大獎,我也順理成章成為臺灣兒童文學要角,這跟大陸的情況──科幻小說早先被列入兒童文學,有異曲同工之妙。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女作家、北星學園大學副教授山本範子(筆名-立原透耶)(圖左) ,
將演講「日本SF近況」3月7日下午1:10—3:00,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幻之殤-----美國坎薩斯大學    科幻中心都被驚動了 

 新華網成都41電(記者曹妍)四川省科協機關黨委副書記李大用1日表示,四川省科協黨組31日對《科幻世界》雜誌編輯集體要求撤銷社長職務的事件做出階段性處置,決定暫停李昶的社長、總編輯職務,並要求李昶配合處理遺留的刊號合作問題。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海按:video clipvideo clipvideo clipvideo clip   (北京)王恭廠大爆炸,發生於明末天啟年間-----1626年5冃30日,事件的神祕性和詭異性,數百年來引人好奇和爭議,成為科幻小說的題材,張草的《北京滅亡》(皇冠2000年百萬小說獎得獎作品),引為重要的故事情節和場景描寫,並附古地圖,黃海《天人大霹靂》(見本部落格《天人大霹靂》長篇小說)亦曾提起,它和1908年6月30日發生在俄國西伯利亞東古斯的神祕大爆炸,有異曲同工之神祕─我的小說〈黑洞之旅〉就是利用它的題材寫成的科幻故事。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2) 人氣()

第十三屆靜宜大學「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全國學術研討會報名「點這兒」
靜宜大學任垣樓 國際會議廳/
2009.7.9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附:2008.倪匡科幻獎獎12.20.台大校長李嗣涔-致詞「影音」)(歷屆作品連線閱讀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科普作家協會 緊急快訊                董仁威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科技史學會
國家圖書館 合辦定期演講   
時間:2008/0307/1400-1600    地點:國家圖書館簡報室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video clip2009年二月14日,下午二時,國家文化總會舉辦的藝文界新春聯誼茶會影音↑↓)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達爾文誕生二百週年,張之傑講:「小獵犬號之旅」             *黃海*文  
 科技史學會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先從中國時報記者2009年一月十一日黃淑嫆的一篇報導說起吧: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黃海萬般皆好玩,唯有讀書煩,你說呢?  九把刀追夢,我追九把刀」
九把刀的戰鬥,勇於放棄做漫畫家的夢想,矢志當「故事大王」,樂在其中…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莎士比亞   坐時光機器回來…                          ‧黃海‧
                                                                                  ---------童話研討會的題外狂想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


7月24日上午10時
國語日報5樓科幻交流會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科幻文學交流座談會──中國大陸科幻發展的現狀
時間︰2008年7月24日,上午10-12時;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四月科幻动态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川、汶川的朋友們,您們在哪里?            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科考隊 董仁威 自從北川傳來噩耗,北川縣城曲山鎮被夷為平地, 7000 多人遇難,汶川通訊聯絡中斷,情況不明,我便夜不能寤,一方面發出 E-mail ,向您們發出呼喚,一方面,日夜守候在電視機旁,不管有多大的餘震也不離開,希冀從在北川、汶川救災的畫面中看到您們熟悉、親切的身影,但帶給我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您們音訊杳無。 去年 5 月至今,一年中,我五次去北川,兩次去汶川,率領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科考隊考察兩地的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拍攝電視片《禹跡尋蹤》,得到了您們全力的支持與協助,與您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在這特殊的時刻,我無限地思念你們,期盼得到您們平安健康的消息。 我和許多朋友都特別思念我會理事、四川禹羌文化研究所所長,一輩子在北川研究大禹的專家謝興鵬。您一次又一次地陪我在北川爬山涉水,考察大禹的蹤跡,作我們拍攝的電視片《禹跡尋蹤》的顧問,為我們成功地攝製完這部電視片殫精竭慮…… 右一為謝興鵬(在茂縣營盤山遺址上) 我和《禹跡尋蹤》攝製組的張戈特別掛念北川市科技局的盧桂瓊局長。盧局長這個能幹潑辣的羌族女傑,熱心地為我們的科考和攝製電視片活動東奔西跑,籌集資金,物色演員,使我們異想天開的拍攝計畫有了實現的可能…… 我特別思念同盧局長一起支援我們的北川科協主席王懷俊,北川科技局的李良華副局長…… 左一為盧局長、左二瞿縣長,其餘均為北川朋友 我特別思念北川縣瞿永安副縣長。這位有膽有識的羌族副縣長一心要為家鄉父老做一點事的雄心壯志深深地打動了我。 左為王主席、中間為盧局長、右為朱麗 我十分掛念美麗的羌族姑娘朱麗,這個純潔的姑娘對我信賴有加,毅然出任《禹跡尋蹤》中的禹母一角,這位還沒有結婚的年青姑娘勉為其難,擔任了孕婦的角色,出色地完成了禹母孕育大禹的表演…… 美麗的北川姑娘—朱麗   我十分思念汶川禹羌文化旅遊局的周雲川副局長、汪永峰副局長,汶川文體局的楊國慶局長,我們兩次到汶川,您們都十分熱情地接待我們,對我們的考察活動提供了大力的幫助。你們陪我們爬禹王山,入薑維城史前遺址發掘坑…… 左一為周雲川副局長 您們的這一切活動,都記錄在我們已完成但還未來得及公演的電視片《禹跡尋蹤》中。無限的思念使我拿出《禹跡尋蹤》樣片放了一遍。您們的音容笑貌立即呈現在我的面前,使我思念的淚水奪眶而出…… 北川、汶川的朋友們,您們在哪里?我日日夜夜為您們祈福,祝您們平安、健康,企盼您們能儘早與掛念你們的四川科普作家協會的朋友們重逢……       ●水利抗震救災   受地震影響,中國一些水利工程損壞程度較重。中國國家防總、水利部十三日宣佈,即日起進入緊急工作狀態。   水利部,還成立了抗震救災指揮部,要求各單位負責人要堅守崗位,保持二十四小時聯繫暢通,未經安排,不得擅自離京外出。抗震救災,已成為首要任務。   當前水利抗震救災的重點是水庫、水電站、淤地壩、閘壩、堤防、堰塞湖等水利工程的保安工作。官方責令,全面做好工程清查、研判、搶險、人員轉移和巡查等工作,防止次生災害發生。同時,高度關注城鎮供水安全。   國家防總、水利部派出的工作組,已到達四川地震災區,實地瞭解災區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情況。另外,還對震情嚴重的重慶、雲南、甘肅、陝西等四省,也同時各派一個工作組實地瞭解情況,協助地方做好抗震救災工作。   國家防總、水利部責令,立即組織技術人員和工程管理單位,迅速對水庫,尤其是病險或在建水庫、水電站、堤防、閘壩、堰塞湖等開展拉網式排查研判,確保險情及時發現、及時搶護。   對發生險情的水庫等防洪工程,立即會診,制定搶險方案,落實搶險隊伍和搶險物資,及時控制險情。對重大險情可能發生的危險地區,要迅速轉移下游和受威脅的群眾,確保人員生命安全。   官方表示,一些難以有效排除險情的水庫、水電站和堰塞湖,要採取果斷措施,加大泄量,儘快降低水位或騰空庫容,確保萬無一失。   同時,還要加強雨水情監測預報,特別要應對好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崩塌對水庫、水電站、堤防等工程造成的不利影響,加強水利工程的調度運用,及時啟動應急預案,保障工程安全運行。                歷史上的水庫地震與地質災害 水庫能引發地震和地質災害,這是不爭的事實。 工程施工使地形地貌發生巨大改變 , 如山坡開挖導致邊坡失穩 , 大壩構築及棄渣堆放引起地基變形 , 從而加劇和誘發崩塌 \ 滑坡 \ 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1989 年 , 雲南瀾滄江漫灣電站在左岸壩基開挖過程中,發生大規模坍塌 , 造成壩頂公路毀壞,壩基和廠基無法開挖 , 使工程投資增加了 1.4 億元左右,工期延誤造成的損失尚未包括在內。 2001 年 , 紫坪鋪工程施工區在進行公路改線和排砂洞施工時,由於對邊坡進行削坡,致使斜坡崩塌堆積體的自然休止角發生改變,前緣出現高陡臨空面,加上連續降雨,結果在 2001 年 7 月 10 日 和 19 日兩次發生大規模滑坡和坡面泥石流,滑坡體積分別達到 10 多萬立方米和 50 多萬立方米,造成 213 國道中斷以及其他災害損失 2004 年 2 月 23 日 , 雅礱江錦屏一級電站前期施工的公路修建引起雅礱江岸高約 100 米 的山體突然崩塌 , 雅礱江斷流 4 小時 , 至少有 14 位築路民工被埋在崩塌體下。 水庫誘發地震:因為巨大體積的蓄水增加的水壓 , 使岩石中的斷裂面發生潤滑 , 使岩層和地殼內原有的地應力平衡狀態被改變。水庫蓄水可在天然地震較少和較弱的地區誘發較強烈的地震。 義大利阿爾卑斯山韋奧特水庫壩高 261 米 , 1960 年開始蓄水,隨蓄水增加,激發地震增加, 1963 年 9 月上旬就記錄地震 60 次,最後托克峰大山崩, 3.5 億方岩石崩入水庫中,形成高出壩項 110 米 的巨浪並至潰壩,下游村鎮被水夷平, 2000 人死亡。 1959 年,廣東東江的新豐江水庫在蓄水一個月後,就開始有地震活動。在 1960 年 5 至 7 月,連續發生 3.1 級和 4.3 級地震。 1962 年 3 月 19 日 ,發生 6.1 級強震,突破當地歷史紀錄。震中距大壩僅 1.1 公里,大壩出現 82 米 長的橫貫裂縫並滲水,電站受損停運。並致 6 人死亡, 80 人受傷, 1800 間房屋倒塌。這是世界上 4 次 6 級以上的水庫地震之一。此後,一個月之內便發生了 3.0 級以上地震 58 次,後花費高昂代價按Ⅹ度的抗震烈度對大壩進行第二次加固。 1962 年 6.1 級強震之後二十餘年,在水庫水位變化不大的條件下仍有中強地震發生。 青海黃河上的龍羊峽庫區蓄水前地震活動較弱,蓄水後庫區地震活動明顯增強。在圍堰攔洪期間,大壩周圍發生近 70 餘次小震。 1986 年 11 月水庫完成蓄水,壩前水深達到 148.5 米 ,三年半後的 1990 年 4 月 26 日 ,水庫附近的共和發生 7 級地震,極震區房屋全部倒塌,死傷 2000 餘人,經濟損失上億元。其後至 1994 年 10 月又多次發生5級左右的地震,而且震中有逐漸靠近水庫的趨勢。 庫岸浪蝕、庫水浸泡及庫水位頻繁變動導致的地質災害體失穩與復活 湖北境內長江支流 — 清江的隔河岩水庫茅坪滑坡,是水庫蓄水導致岸坡失穩的一個代表事例。隔河岩和水布埡是清江上兩座已建和在建的大型電站,壩高分別為 151 米 和 233 米 。 1993 年 4 月 10 日,隔河岩水庫開始蓄水,在水庫水位由 132 米 抬升至 200 米 的過程中,下距隔河岩水庫大壩 66 公里 、上距在建的水布埡大壩 25 公里 的茅坪滑坡體開始出現變形,而該滑坡在隔河岩水庫蓄水前未見任何變形跡象。據觀測,該滑坡已開始整體下滑,方量約 2.40 × 107m3 ,而且近期有較大發展,極有可能在近幾年內全面失穩。一旦滑坡體入庫堵江,將會因滑坡體的堵塞使水布埡工程中途夭折,還會因滑坡體的潰決,給下游造成嚴重損失。 雲南瀾滄江漫灣電站自 1993 年以來,因水庫蓄放水,已引起庫區周邊 100 多處崩塌或滑塌。 1995 年 3 月,漫灣電站庫區清庫排障放水,短期內庫水位迅速由 991m 降至 940m ,變幅達 51m ,導致庫區四周滑塌或坍岸,其中僅景東縣庫區在一周內即坍岸 51 處。在五裏村誘發大型滑坡,至今整個山體仍在下滑。據統計,漫灣電站建成以來,因庫區地質災害造成的二次移民達 2958 人,已基本相當於原庫區淹沒的移民數 3042 人。         汶川大地震震中位於紫坪鋪水庫附近的汶川 映秀、漩口、臥龍三鎮 地震震中的映秀、漩口、臥龍地區有特大水電站紫坪鋪,人們不能排除 汶川大地震與紫坪鋪水庫的關係。 都江堰的上游岷江的開發強度已達 64% ;紫坪鋪水利樞紐建成後,近年來引用水量已達 118 億立方米,開發強度進一步提高到 80.1% ,遠遠超過國際公認的 40% 警戒線。 在大自然面前,我們太自信了,以至於完全忽視了我們的無知,所以我們才無恥著、無畏著。災難已經發生,現在只有補救。但更重要的是在各個領域的防患於未然。或者說是,請不要再製造災難了!    五 月12日下午2時28分,大陸四川發生規模達7.8的強烈 地震 ,威力相當251顆原彈爆炸, 震央在汶川縣境內,隔了10分鐘後,台北地區也感受到明顯搖晃,地震造成四川多個地區建築物嚴重受損,四川省副省長李成雲13日下午首次舉行省政府記者會,截至下午四時的不完全統遇難人數已超過一萬兩千人計,四川省內的災情為:遇難人數已超過一萬兩千人,受傷人數兩萬六千兩百零六人,被埋九千四百零四人,倒塌和損壞房屋三百四十六萬間。這次強震也再度挑起三峽大壩是否容易誘發地震的質疑。        四川成都一向是中國科幻文學與科普的重鎮,本版隨即接獲大陸四川成都的「世界華人科普協會」董仁威理事長來電郵,發布汶川大地震特别慰问号,请灾区会员及朋友通过Email报平安,以解倒悬之苦、思念之情,并请知情者通报情况 SSWA世界華人科普協會快讯       第 225 号 (汶川大地震特别慰问号)               2008 年 5 月 12 日              惊悉: 5 月 12 日 汶川大地震中,与汶川相邻的 北川遇难人数已达 7000 人以上, 情况不明的汶川情况当更加严重,在这令人悲痛的时刻,我们倍加挂念我会在北川和汶川的会员和朋友的安危。值此,我们向北川和汶川的会员和朋友:我会理事北川谢兴鹏、北川科技局陆局长、王局长、北川科协王主席、汶川禹羌文化局周局长、汶川文体局杨局长表示衷心的慰问,祝您们平安健康!由于通讯不畅,请您们设法同我们联络,告知信息,以解我们倒悬之苦,思念之情!   SSWA 快讯    第224号                    2008 年 5 月 13 日                                                                 地震知识专辑                                          主     編:董仁威( dongrw@vip.163.com )                      黄   寰( huan@cdut.edu.cn )                执行主编:程婧波 ( chengjinbo@sohu.com )        《科普作家》網站網址: http://www.kpzj.com     我会电话: 028-85353192 ;联系人:龙芳           请关注我会协办的《四川科技报》网站             网址: http : //www.sckjb.cn/ 《四川科技报》发现版块(科学茶坊、奥秘探索、趣新闻各一版)征稿直寄责任编辑董晶 (电子邮件地址: carldong@163.com ;博 客地址: http://carldong.blog.163.com )                                                         目录               ●破坏性地震发生之时                ● 唐山大地震中幸存者的故事               ●世界难题                           ● 破坏性地震发生之时            李盛祥(原重庆市地震台台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破坏性地震发生之时特指从地震波到达灾区地面至以后的48小时之内。这段时间是对震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实践检验”,是抢救生命财产的“黄金时段”。   对应这个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也有明确的社会行为制度。如震情和灾情速报与公告制度;地震紧急应急措施制度;紧急征用制度等。                    震情和灾情速报和公告   震情是指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以及地震类型、余震活动情况、发展趋势等,这是政府和公众最早急于知道,也可以及时知道的地震信息,是地震专业队伍(地震台站、地震监测预报中心等)最紧急的任务。它对灾情的初步判断,对采取何种应急方案的决策都至关重要。土耳其1999年8月17日伊慈米特地震因最早的震情报告差错,震级报低了,影响了政府的紧急决策,耽误了宝贵的抢险救灾“黄金时间”,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   与震情速报的同时,一般情况下,除由震区灾民直接传出的信息外,最早到达震灾现场的应是应急预案规定的现场工作队、小组和抢险救灾专业队伍或人民解放军,当然包括没有在震灾中伤亡的政府领导。他们应在黄金时段内迅速确定震灾等级。   轻灾——震级一般为5~6级,最大地震烈度一般不超过Ⅶ度,受灾规模为1~2个县市以内 ,受灾人口约数万至十数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数十人,有少量伤亡,一般不超过数十 人;房屋以损坏为主;破坏率不超过10%;社会功能基本不受影响;社会秩序只受短时的干扰;经济损失不大;一般可就地救援;自行恢复时间为数日或更短。   中灾——震级一般为6~7级;最高地震烈度为Ⅷ~Ⅸ度;受灾规模涉及数个县市约数十万人口数百至数千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数十至数百人;约有数百至数千人被压埋,造成一定伤亡,约数十至百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房屋破坏率达10~30%;社会生活出现一定时期的混乱;造成数千万元至数亿元经济损失;需要在全省范围内组织救援;灾区恢复正常约需数月或稍短些。   重灾——震级一般为7级左右;最高烈度为Ⅹ度左右;受灾规模涉及数万平方千米,十数个县市的百万人口以上;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千米数百到上千人;约有数万人被埋压,数千至上万人死亡、重伤人数也与之相当;房屋破坏率达30~70%;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社会生活严重混乱;经济损失可达数亿至数十亿元;由于灾情严重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救灾力量,救灾人数可达数千至数万人;灾区生活需数月到十数月方可恢复正常。   特大灾——震级一般为7~8级以上;最高烈度为Ⅺ度以上;并发生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或大城市,造成毁灭性灾害,受灾规模宏大,涉及数万平方千米,数十县市的数百万至上千万人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数千至上万人;数十万至上百万人被埋压、造成数万至十数万或更多人死亡,同等量级或更多的人受重伤;房屋破坏率达70~80%以上;50%以上的生命线工程被毁;50%以上的社会组织被破坏、社会功能几乎全部瘫痪,社会严重失控;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至上百亿元或更多;由于灾情惨重,不仅需要广泛动员全国进行救援,而且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约有数十万人参加救援;震后需要数年才能恢复。                           救灾 在确定震灾等级(其中有些参数是随社会发展程度在变化的,比如死亡人数随抗震设防程 度的提高而下降,而经济损失则因城市化和现代化而增长)的同时,各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应迅速组织指挥各种应急抢险救灾,包括当地的应急抢险队伍、应急抢险装备、物资,救济灾民的物资;确定请求外部应急救援人员的类型、物资和装备的品种、数量等等,尽快赶往现场实施抢救。同时向上级政府速报,还应通过媒体向公众公告,以利同外部社会的沟通。   在这个时段,根据历次破坏性地震震例总结可以看出,真正的“救世主”是灾民自己。即灾民的自救,至救。   以1976年唐山大地震为例。当时唐山市区90万人中约70%,即63万人在震时被埋压在废墟中,这被埋压的60几万人中,当时便死去的不过3~5万人,约占5~8%;有不足一半即20~30万人因未受伤或受伤较轻能靠自己的力量从废墟中挣脱出来;另一半约30~40万人,或因受伤或因处境极其困难而不能自行脱身。这后一部分人能否被及时抢救脱险,成为震时最大最紧迫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几十万人的生死存亡。这时第一批最早投入抢救生命活动的便是灾民自己,是从废墟中自行脱险出来的人们。他们的拯救活动几乎是在大地震刚刚平息的时候开始的。不可能有别的任何救援队伍能比他们更早、更及时。就是靠这支力量,把自己的亲人、邻里、同单位的人从废墟中又抢救出20到30万,另十万人大部份陆续死去,一部分人,约1.6万多人被随后赶到的救灾队伍抢救出来。解放军及其他地方抢险救灾队伍的大批到达是7月29日和30日,即震后24小时到达,最早到达的一支大部队是震后8小时才赶到的。比这更早的一支救援小队伍是地处轻灾区的迁西县救灾队,他们于震后4~5小时便赶到了唐山市区。   在这个时段,由于组织机构的破坏,加上时间紧迫,自救、互救活动几乎完全是自发的、本能的。因为来不及组织,短时间内也无人去组织。由于通讯联络手段的失效、交通的破坏,也难以去组织。全靠灾民的同情心、人道主义利他精神、亲缘和地缘关系等等精神的、伦理的综合因素在起作用。但因是自发的,更因灾后的恶劣环境,体能的极度消耗,精神的高度紧张悲痛,自救、互救是难以持久的。唐山市内大约持续了不足一天时间,到27日晚上便基本停止下来了。接下来的抢险救灾才主要是赶来的有组织的队伍。他们应该出现在埋压人员集中、抢救难度最大的那些废墟上。充分利用“黄金48小时”抢救,那怕已是生还可能不多的生命。                           地震紧急应对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不仅造成一时难以清除的物质废墟,同时还造成同样一时难以清除的精神废墟。人们原有的生活条件、包括物质条件、社会条件、环境条件都被破坏了,或者说极度地恶化了。此时人们主要在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层次上决定自己的行为归属和目标指向。产生与震前生活与精神行为上的许多变异,从而造成灾时离轨行为的发生。同时灾区社会功能受到破坏后,多数控制性机关解体,社会权威性丧失或极大降低。   此时,为了保证抢险救灾的顺利进行和维护灾区社会秩序的需要,国务院或者地震灾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地震灾情决定是否采取地震紧急应急措施。   紧急应急措施的内容包括,领导指挥和管理权力的高度集中统一(于抗震救灾指挥部或领导小组);对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须品和药品实行统一发放和分配;对国家要害部门(包括机要、金融、危险品储存等)和生命线工程实行特别管制;临时征用房屋、运输工具、通讯设备等;对犯罪行为实施比平时更严厉的打击措施等。   紧急措施是暂时的、强制性的行政行为,它是与限制公民的相应权利和要求公民承担的义务相联系的。少年朋友们如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理解和支持政府的行为。因为政府是在依法行事。灾时也是不能没有“王法”的。   紧急征用制度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地震应急和救灾时期。国家行政机关要求管区内的单位或个人,提供自己的物资,包括房屋、运输工具、通讯设备等,而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的措施就是地震应急征用制度。征用的物资只能在地震应急和救灾时使用,事后应当归还。如造成损坏或无法归还,应当给予适当补偿或作其他处理。如果少年朋友们你的家庭遇到这种情况,你们明白应有的义务和权利了吗?                                        ● 唐山大地震中幸存者的故事                                                         唐山的震撼     1976年7月28日,素有北方煤都、瓷都之称的唐山,如同往常的夏天一样。人们在户外熬过炎热的“黄昏”和“人定”(民间描绘时间的俗称,指19~20和21~22点),直到“子夜”才陆续进屋睡觉。但有些特别的闷热和令人莫明的烦燥却使一部分人睡以难眠,辗转反侧。谁也不知道、一场来自地下的猛烈震动,即将摧毁这座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冀东中心城市。   深夜三点半,强大的照明弹似的耀眼光芒照得天地如同白昼。红、黄、兰、绿、橙、紫、 青、“银兰”、“白紫”各色,球状、片状、带状、柱状及色态怪异的地光在天地间到处闪烁。三点四十二分,沉雷般的隆隆吼声、由地下奔腾而来。三点四十二分五十三点八秒,随着地面突然卷起的一阵黑色旋风和巨大声响,几道恐怖的亮光剌破漆黑的夜空,如有四百颗广岛原子弹同时在地下十几千米深处爆炸,大地疯狂般地抖动起来,强大的地震波把整个唐山从酣睡中忽地抬起、抛向天空,又忽地落下、掷回大地,紧接着是一阵急促的前后左右猛烈摇晃。在短短的十几秒内,整个城市的灯光熄灭,烟雾弥漫。几乎整座城市的地面建筑都在瞬间土崩瓦解。冀东大地几百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之中,被地震这个恶魔推向了生死末卜的灾难深渊!   地球这一局部的骤然强烈痉挛,牵动了大半个神州土地。天津市发出一片房倒屋塌的巨响,正在该市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被惊醒,他所住的宾馆出现了可怕的裂缝。北京市也山摇地动,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颤动,天安门城楼粗大的梁柱发出仿佛就要断裂的“嘎嘎”响声。有感范围波及全国十四个省、市、自治区。北到黑龙江的满州里,南到安徽蚌埠、江苏清江一线,西到内蒙磴口、宁夏吴忠一线,东至渤海湾中的海岛,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破坏面积超过三万平方千米! 据后来统计,此次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余人重伤,轻伤而需要治疗者达36万之众,失去父母的孤儿达4千2百多人,倒塌民房五百三十万间,仅唐山地区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五十四亿多元。唐山全市的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生命线工程全部遭破坏,所有厂矿企业全部停产,所有医院和医疗设施全部无法使用。 在唐山大地震中,真正被地震瞬间猛然一击致死者所占比例很小,而被挤压、窒息、饥饿干渴、流血等滞后死亡的恐怕占了多数。就在那生与死往往只有一线之隔的危险境况中,大部份的人都神奇般地战胜了死神、顽强地通过自救、互救、援救而从废墟中脱险了。下面是地震中大难不死的幸存者的故事。看看你们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发。    一个“地震迷”的自述   我家住在路南区和平路,位于震中区。全家七口人,地震时,除父亲上夜班,我在范各庄外,我爱人和奶奶同三个孩子全在家。我们住的是一幢四十年代的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楼上楼下各三间。   我爱人是个医生,可能由于我平时的宣传和离家前的提醒吧,她在震前的瞬间,非常机警地发现了天空出奇的洁白明亮。她意识到要地震,便毫不犹豫地从床上蹦下来向外跑,身边的二女儿被惊醒也起身跟着往外跑。正值下楼梯时,一种令人恐惧的“隆隆”雷轰般响声,上下左右连成一片,楼房似一叶小舟在大海中遇到台风、前浮后沉,上下簸荡。等她俩快到楼门口时,楼房被震倒了。木梁轰轰隆隆地落下来,发出咯嘣咯嘣的断裂声,砖瓦、水泥块子像下冰雹似的、劈劈啪啪地打下来。顿时,我爱人身边挤满了碎砖乱瓦,她用全力去推砖石瓦块,可身子像被绳子捆起来一样,动弹不得。三女儿被甩到床下,大女儿被压在大衣柜下,被压碎的两个木箱夹住,锋利的断木尖刺进了她的胸背。碎石的尖角和断木的锈钉扎在她身上,手上划出了道道血痕,肋骨骨折,只要一动,就钻心地剧痛。她疼痛难忍地连声喊叫。我爱人严厉地大声告诫她:“不要轻易呼救、乱叫!要保存力量!”并指令孩子们和老人在自己头前胸前用手扒开通风的洞口,待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喊救人。即便这样,大女儿总还要喊叫,呻吟!我爱人威胁似地向她讲:“要坚持,否则喊得越凶,死得越快!”就这样,她们五人在废墟堆中一小时、一小时地坚持着……   地震当天下午,我离开干校徒步急回唐山。行至开平附近时,滦县七点一级地震又火上加油般地袭来,大地好似要翻个,行人如喝醉酒似的、头晕眼花,趴在地上,骑车的人被摔倒、久久不能站立起来。一排排笔直高大的白杨树扫帚般地拍打着大地。我有意顺势在地面起伏的波浪中随波荡漾,真如同滑板运动员在波翻浪涌中前进!我估计,波长约有四、五十米,波峰有四、五十厘米高。似乎东西方向力量大,南北方向力量弱。远处,一股烟尘腾空而起,那是一座座被震倒的建筑物掀起的烟尘。   进入市区,目睹凄惨情景,我有点克制不住自己了,头脑有些发胀,脚步也有些零乱。   晚上十点钟左右,走进我家所在的胡同。一个我有所预料,但又不敢承认的恶噩传来— — 有人告诉我,全家都砸死了!我给愣住了,眼睛呆直地望着那堆庞杂零乱的废墟,两腿酥软地蹲下来。夜、渐渐深了。我朦朦胧胧地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到了下夜五点钟,一个突然闪现在脑海的念头又重新点燃起我心中希望的火花!应该趴下呼叫,耳朵贴在地面,才好听见下面的声音。我急促地喊叫:“里边有人吗?”   “我们都被压住了,还活着呢!”我听到了爱人的回答声。我喜出望外地赶紧到外边找到一个人帮忙。此时此刻,我真正认识到了时间的份量和价值。我们俩又快又轻地搬开碎木乱石,扒开灰土和水泥块,先挖出了我爱人和二姑娘。再一个一个地用手扒挖,直到晚上八点才最后把我母亲挖出来。被压埋整整四十个小时的老人一被抬出来,就干渴得要水渴。我爱人明白,现在马上一喝水就有死的危险。她用棉毛巾蘸着水湿润老人的嘴皮,过一小时后才给她喝了水。我爱人用简易办法给受伤的孩子们做了处理。我们全家得救了,团团圆圆地过起了震后的帐蓬生活。                    “伏而待定法”的受益者   下面是一位幸免的地震工作者讲述的亲身经历:   我当时在唐山地区地震队从事分析预报工作。地震那天晚上,我和爱人睡得很好。地震到来时,剧烈的摇憾簸荡把我晃醒,我马上意识到是地震,火速做出反应,当即滚下床,顺手也拉住我爱人一起滚爬到床下。我们的床放得方向和屋顶水泥预制板排列方向相同,床脚垫有二块砖、床头前又放有两个装满书的木箱。当我们从包裹的蚊帐中挣扎出来时,我惊喜地发现,我们两人已经趴在屋顶上。在漆黑的夜幕下,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巨大怒吼声仍在回荡,它不像通常所说的屋顶开拖拉机、地下开压路机、空中飞着轰炸机那样的震响,而是像所有这些巨响叠加与组合而被强化的拟音,简直难以形容。此时,房屋、围墙全部坠毁,厚而沉重的礁子顶平落坠地,我们两人从被支撑物(床、床头木箱等)错开呈南北排列的水泥板缝间被甩出屋顶外面的。   我得以幸免主要是沾了“大震应急法”一文的光。地震前一天,我才认真阅读了该文。文中提到地震来时不要慌,不要乱动,“不可疾出,伏而待定”。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8.5级地震时,一家姐妹两人跳下炕沿,脚对脚地趴在炕前地面上。随着倒塌的墙壁和屋盖,被墙和其他家具所支撑,没有压着她们,后被父母救出。在办公室里,我和同事们还就此进行过热烈讨论。可以说,我们这个位于震中区,又在陡河岸边、地面建筑物荡然无存的小院内还有8位幸存者(死11人),应该不同程度地归功于“伏而待定法”。   我们队部有一位动作机敏的会计,在他刚听到象重型坦克压过屋顶的声响的瞬间,随着一阵翻江倒海的颠簸,他敏捷地顺势下床,即刻钻爬进写字台底下。一声巨响,坠落的水泥梁“咔喳”砸在写字台上,砖头、预制水泥块嘣嘣啪啪地飞落下来,写字台旁边的保险柜也帮了大忙。待天亮时,呼救被挖出来的会计仅因小腿部没来得及往里收缩而被轻微砸伤!他在这一、二秒钟处于生死边缘上的高速条件反射,极准确的判断和选择,使他没有成为死神的伴侣!   我还特意访问一了一位机灵的仓库保管员,他很有条理地说道:“据我所知,楼房里被甩出去的人,一般不死。还有几位产妇甩出楼房后仍顺利生产的奇闻。而跳楼者,非死即伤。在平房,跑到门口或跳窗户者也大部份砸死。极震区的窗口、门口是“鬼门关”,一般不宜由此疾出;另一条是要设法降低高度,寻找安全点。我当时住在外间,里间是仓库,同屋住有河北省地震局一位来落实异常现象的地震工作者。我睡的床紧靠近敞开的窗户,晚上天气闷热,我们打扑克牌直到十一点多钟才上床入睡,所以,发震时刻正是酣睡之时。当似刮风的 呜呜”声来临时,我觉察到有些古怪,不是好兆头,随即感到上下“咚咚”地颠,随后左右“咔哒哒”地晃,我没从床上往窗外跳,而是急速下床,躲爬在靠近中墙的位置。由于墙外间堆放有水泥袋、木箱装玻璃,墙里侧放着一个二屉桌,桌上放着一卷捆好的行李,所以当巨大的水泥梁和盖板“轰隆隆”倾落下来时,被上述支撑物托住。砖石如雨下,飞尘蔽空,我被深深地闷压在黑暗却充满生命之光的“三角空隙区”。我闭住眼、口,用鼻呼吸。待听到外面有说话声传来时,我发出了求救的呼喊,上午八点我被救出脱险。   回想我埋在下面时,一点儿也没听见同屋者的声音。当扒出他时,方知他大概是与我同时发觉地震并快速做出反应的,但他欲跳出窗口时被砸死在床中间,与我趴下的位置仅一步之隔。他选择了抬高高度和奔向窗口的双重危险之路,所以造成无法挽回的死难后果。                       两名护士八天蒙难记   7月27日午夜过后,在位于市中心小山东面的唐山市人民医院四层楼楼房的一楼, “小儿科治疗室”的灯牌耀眼地亮着。两名年青的女护士在值班室和病房轮流巡视,坚守着工作岗位。   护士小王正在水池边进行清洗,小孙由病房刚进治疗室,就纳闷地说了声:“嘿,不对劲?”话音未落,地面像波浪一样摇晃起来。她俩不约而同地搂抱在一起,强大的“波浪”将两人卷进一个三屉桌底下。震耳欲聋的巨响,房屋轰轰隆隆地塌落下来,顿时,一片漆黑,地复天翻!   震后约一小时,嘈杂的呼救声,呻吟声相继过去了,伴随死亡前发出的一种特有的长呼短叹声“吭……唉!”不幸的遇难者先后离开了人间。   黑暗中只有死亡带来的令人恐怖的寂静。她俩紧紧抱在一起,相依为命地相互安慰、鼓励,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计划着如何想法脱离险境,她俩向四周扒动,没找到任何一方有能够前进的通道,残酷的现实令她们放弃了这一求生的选择。眼前惟一的出路是安心等待,想法延长残存的生命,寻找求救的时机。   “啊!是酒精瓶子被压碎了!”流出的酒精流到了她两身边,衣服都被浸湿了。浓烈的酒气不久就把两个姑娘熏得昏昏睡去,一直“熟睡”了约三天三夜,等她们几乎是同时醒过来时,已是第四天了。没想到这意外的昏睡使她两的新陈代谢速度降到了最低限度,客观上起到了她们期望延长生命的效果。   最幸运的是,当她们受饥渴驱使,伸手到处寻找饮水时,就在她俩身后的靠墙处竟放着三十瓶百分之十的葡萄糖液和几瓶生理盐水。   地震后的第八天,也就是八月四日上午十时,曾在海城地震抢险救灾中荣立战功的解放军某部正在原医院所在地紧张而有序地搬挖废墟,拉动预制板撞击声传入地下。这两位靠葡萄糖水和生理盐水维持着生命的女护士终于等到了重新回到人世的时候。她两大声呼喊:“这儿是治疗室,这里有人,有药,快来救我们呀!”   富有经验而又机警的战士小莫,趴下身子用耳朵贴在地板上,一面静听,一面呼应。反复几次,终于确定了她俩的被埋压位置,经过战士们近两个小时的合力突击,终于打开一个三米多长的斜洞直通到被压得紧紧的三屉桌的桌面上,战士们小心翼翼地挠开两块桌面板,接着用钢锯锯断横杠,然后把两个身陷险境八天七夜的姑娘慢慢抬了出来。   得救的小王和小孙虽然还神志清醒,但两眼什么也看不见,她们感到呼吸困难,浑身酥软得像一堆肉泥似地。经过现场战地医院的精心护理,两位幸存的护士姑娘很快痊愈,并马上投入了救死扶伤的救灾战斗。                             ●世界难题         李盛祥(原重庆市地震台台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都是突然发生的,我国的地震工作者为没能作出及时的预测预报而痛心疾首。须知,他们30多年前还成功地预测了海城大地震,为全世界的科学家所折服啊!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预测过1975年2月4日发生在辽宁省海城 、营口一带的一次大地震。那次地震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由于发布了准确的中期和短期、临震预报,震区各级政府有效地组织了群众预防。人员伤亡大大减少。全区共伤亡一万八千三百零捌人,仅占八度区总人口数的0.22%。其中死亡1328人、占总人数的0.02%。 许多国外的科学家盛赞那次预报是一次划时代的事件,是给人类征服地震灾害带来了一线光明和希望。 然而,成功的预报比起已发生的破坏性地震而言,实在是太少、太少了。由于一个大地震从孕育到发生,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绝大多数是发生在目前人类还没法直接到达的地下深处(多数发生在地下5~20千米之间),发生在连十分细小的精密探测仪器都无法到达的地方。地震又不可能在实验室里逼真地摸拟和重现,也不能象医学研究那样可以作实体解剖研究。 虽然伴随孕震应力场增强过程而产生的地球物理、化学现象,我们能在地表或不深的地下 观测到。但到目前为止,其在空间上表现出的区域差异性,在时间上表现出的阶段和不连续性,没有一次是完全相同的。这些微观前兆现象和人们可以感知的宏观前兆现象,哪些与发生地震有必然的联系?与地震发生在时间上、空间上又有什么样确定的关系,至今地震学家们都还是迷茫的。地震预报难度之大、恐怕算得上是目前已提出的科学难题之最了。 虽然中国地震工作者对未能预测到唐山大地震有切肤之痛,但并不能抹煞我国地震科学的成就。我国的地震科学,同我国的水稻科学、基因工程研究、宇航技术,是走在世界前列的领域之一,在世界上的名声是响当当的。 美国总统里根一九八四年四月三十日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中说:“美国学生在中国学习,有广阔的天地。他们向中国学习如何监测和预报地震。” 在此之前的一九七九年八月二十七日美国副总统蒙代尔在北大演讲中也指出:“我们希望在你们帮助下扩大自己的视野,在从治疗烧伤到地震预报等一些关键领域中,中国的研究人员都是领先的,我们要向你们学习这些技能。” 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博士1980年也说过:“中国在地震预报方面的经验比其他国家要丰富。因此,有许多东西我们要向中国学习。”以后,不少美国政要、世界各国要人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作演讲时,对外国人要向中国人学什么这一问题,都提到中国先进的地震科学。   目前,国际上地震科学公认比较发达的国家是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等一些国家。 我国的地震科学,自古以来就走在世界前列。   世界上第一架测量地震的仪器--侯风地动仪,就是我国东汉时的杰出学者张衡发明的。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预测过1975年2月4日发生在辽宁省海城、营口一带的一次大地震。那次地震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由于发布了准确的中期和短期、临震预报,震区各级政府有效地组织了群众预防。人员伤亡大大减少。全区共伤亡一万八千三百零捌人,仅占八度区总人口数的0.22%。其中死亡1328人、占总人数的0.02%。 许多国外的科学家盛赞那次预报是一次划时代的事件,是给人类征服地震灾害带来了一线光明和希望。 到二十一世纪初,在我国大陆,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地震监测系统。其中包括400多个测震台站、20个区域遥测台网,170多项地震前兆观测。此外还有流动重力、流动地磁、流动形变测量(包括GPS卫星定位测量)。总线路长达15万千米。我国地震监测系统覆盖面之广、方法手段之多,建设规模之大都是世界少有的。 虽然现在世界地震预报的成功率不到10%,但我国的地震工作者决心努力攻克世界难题,保卫家乡父老的生命财产安全。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川、汶川的朋友們,您們在哪里?

           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科考隊 董仁威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克拉克去世             「2001」解碼         -----     黃海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 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