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評論、論述、倪匡獎、u19獎、超異時空獎 (5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研究或了解科幻小說應該或必須看科幻史,你不看科幻史,如何了解科幻小說的演變及多樣性,如何從今日的不斷混血的科幻電影或小說,找出科幻的原味和基因。

(1)詹姆斯‧岡恩《科幻之路》系列一套6大冊,中文版郭建中主譯。鳥瞰了世界科幻小說的起源和歷史上的經典之作,介紹了科幻小說的性質、發展、演變及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名家名作。每一部分針對不同時代背景作了詳細和評介論述,短篇小說全文刊載,中長篇篇摘錄,對科幻、讀者了解科幻的真髓極有助益。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太長/先說重點〉:

           111年新北教甄國文38題爭議,當「試題疑義答覆」公布後,一位教科書的編輯說:許多老師當下傻眼,嚇壞了,以為過去教學都錯了,(因為考官最後還註解說:本文被錯解已久。)被打了一記悶棍!教科書出版社接到各方來訊,掀起一波討論熱潮有如「炸鍋了」。考生們疑問重重,希望出版社轉知原作者說明。我當下6/16有回復,出版社轉發公布了。聯合報根據我的回復,6/23發了新聞說: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底「我」是AI機器人?
還是腦部加裝晶片的人?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文_39_page-0001a.jpg - 部落格文章/插圖

39題: 全身藍色衣服形象…請考生做「最適當」評論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2015年為老友張之傑《白話科學》一書(開學文化出版)寫的一篇介紹文章,講到如果發生世界末日的毀滅性災難,排名第一的是瘟疫,而不是核子戰爭、殞石撞擊地球、外星人入侵,如今中國大陸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讓我們不禁萌發一絲恐懼。「白話科學」的圖片搜尋結果

「白話科學」的圖片搜尋結果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在憂心,在電子媒體時代,文學創作出現了斷層,創作藝術失去了傳承。然而我們還是發現熱愛文學的寫作者提出了高水準優雅的作品。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你是什麼時候開始科幻小說創作的?您最滿意自己的哪部作品?  

台灣的科幻小說的出現大約和美國的太空熱潮有關,出現在一九六八年,那一年年底也是阿波羅八號太空船第一次繞行月球的時候,那一年年底我開始寫作科幻小說,當時也沒有科幻小說這個名詞。我只是創作出有科學幻想意義的小說在報紙文學副刊發表,跟在張曉風〈潘渡娜〉寫科學造人失敗的科幻小說而發表的,其實張系國也發表了〈超人列傳〉在《純文學》我之後才知道的。 在那時我二十五歲,血氣方剛,憑著一股衝勁,本來要求自己像機器一樣寫作,當個職業作家,於是大力揮筆進入文壇,發表甚多短篇文學小說,也出版了三本集子,《奔濤》、《大火‧在高山上》、《通往天外的梯》當時的報刊雜誌,文學短篇小說的需求量甚大。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找出歷年擔任教育部文藝獎( 教師組) 小說評審:相關作品分配的評介文章

2016-2019優選評介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收到高雄科技大學徐錦成老師(副教授)寄來的《時間的藝術》兒童文學短論集,剛好我寫了一篇未完成的小論〈時間的設定〉,他的書名入目讓我錯愕了一秒鐘,很快的回神了。他的「時間藝術」是近二十年寫作評論的串連成的珠玉,讓人尊敬和深刻感動的大作。他認為兒童文學是需要時間的藝術,優異的兒童文學不是當代能論斷,所以他不斷的推廣自己的所知所學。

《時間的藝術》蒐集了作者十九年來的評論精華,端出了各式樣不同的菜色,對於台灣兒童文學作家作品做了精要掃描,導讀五十本中外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還有相關的隨筆和感言,讓你飽餐一頓兼且瀏覽了台灣兒童文學的歷史脈絡。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是我有記憶的開始,睜眼所見的華麗伴隨著喝采人聲,印象中身邊的爸爸媽媽各抓著我左右手,輕聲哄我、安慰我,人群歡聲雷動注視太空中那條月球和地球的太空電梯,一座捷運星橋,晶亮如項練的一條光帶,在太陽和燦爛星光中,閃亮奪目出色,它從月球地面抜地而起,連接到地球的彼端,穿入有如高麗菜的雲靄裡,成了地月捷運通道,兩個星球形成了密切連繫的文明體系。

「地月捷運電梯開通了!」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朋友張之傑與我相識40年,他的專業由原先的本行生物學,擴展到科普和科學史領域,成就斐然。他一輩子與科普刊物結不解緣,但也寫過散文、小說、科學小說或科幻小說。對他來說,在本科之外的科幻與文學,如影隨行,可說是位文理兼擅的學者。

何以見得呢?從1978年寫作第一篇科幻小說起,他和科幻的緣份就時斷時續,較重要的包括企劃《世界科幻名著》(1981)、創辨《科幻文學》雜誌(1981主編《幻象》(1992~1993)、發起成立中華科幻學會(2011)。這回出版《白話科學──原來科學可以這樣說》,闡述21世紀的許多重大科學議題,在每章之後附上自己創作的科學小說或科幻小說。張之傑端出的菜色可以說是:科學如佳餚,科幻如美酒,讀者們認識的作者就是一位兼具科學思維與人文情懷的作家,他半生走過的漫漫旅程,一路拓展了科普、科幻與文學三大項目,我誇言他是「三棲才子」,不為過啊。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技帶給人類社會的影響以及對人類文明的反思,一直是科幻小說重要的核心主題。臺灣主流文學作家吳明益《複眼人》、賀景濱《去年在阿魯巴》、張啟疆《26》、伊格言《零點》、駱以軍《女兒》….近年不約而同將科幻元素融入文學作品裡,主流文學向科幻逐漸靠近,也觸及了科幻核心。最近大陸正掀起將科幻小說趕拍電影的熱潮,不管是劉慈欣《三體》、韓松《紅色海洋》,也都蘊涵了這樣的內核。這樣看起來,主流文學園地長出來的「文學科幻」,跟科幻園地長出的「科幻文學」,雖然逐漸融合共唱一個主旋律,或有不同風味,兩個園地長出的兩種果子的成色、酸甜度、可口度,就等著行家去評鑒品嘗了。 

李伍熏的長篇小說《3.5:強迫升級》, 也盤旋在這個科幻旋律上,以無比宏觀角度從全球化、公平貿易、自然生態保育和人類永續生存的觀點彈唱出憂慮、恐懼和希望,這本書,猛一看書名,也許會被誤會是一本電腦工具書,其實是企圖導引讀者思考面對高端科技──使用網路將物品瞬間傳輸的管路設備「量子傳送環」一旦發明使用之後,所將面對的情況和後果,(也可以說是強迫讀者腦袋升級)。科幻小說被稱為思想實驗有力工具,作者李伍熏以無比的創意快意,透過這部厚重的小說,向人們宣示,這不是核彈,但是威力可能更勝核彈,這項偉大的實驗場就在這本三百五十 頁的小說裡試爆,並且借著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的敘事觀點,呈現全世界翻天覆地的改變,以及文明的悸動。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年7月5日,我在臺北的科幻文學創作者沙龍中提出自己的短篇創作與大家討論時,蔡閑者老師送我一本中譯本新書──日本2009年去世作家伊藤計畫的《和諧》反烏托邦小說,問我是不是看過這本書才寫出〈心眼〉,我說沒有。但我瞭解在科幻文學的領域常常造成相互撞點子,或者「同樣點子,不同的樣子」是習以為常的事。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朽」的科幻旅程               ‧ 黃海‧    ‧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黑夜旋律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道文藝》月刊2012.11.-2013.1.刊登)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沈石溪、楊紅櫻  臺北兩場交流座談會有感--
  西進:臺灣作家再生的活力
    ‧黃海‧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幻與奇幻──就稱「泛科幻」也罷…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黃海*
        我們所熟知的愛倫坡,他被稱為偵探(推理)小說之父,他也是有名的詩人,但他對科學的興趣和相關論述卓見,鮮少人知道,尤其他在去世前一年---1848年寫了一本散文詩的論述:《我找到了》 Eureka ),談到宇宙的起源和終結、大霹靂、黑洞等概念,他自己認為是一生中最滿意的作品,現代的科學家也常引用他的觀點。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雨果獎(Hugo Award,1953)

也稱“科幻成就獎”。首先由專門的年會事務會議決定評選專案和評選方式。然後通知會員提名,提名加以集中後製成選票發給會員。最後根據收到的選票進行裁決。獎品在年會上頒發,為一隻火箭模型,模型底座每年不同,由當年年會委員會設計確定。多年來獎項已經有很多變化。目前主要有最佳科幻影視作品獎、最佳科幻作品獎、最佳科幻雜誌獎、最佳科幻美術獎等。該獎是為了紀念(美國第一本科幻雜誌的創辦人)雨果•根斯巴克。它是1953年世界科幻大會(費城)上決定設立的,根據愛好者的投票而授予的美國科幻小說獎。每年由世界科幻協會(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評選,其過程比較複雜,首先由專門的年會事務會議決定評選專案和評選方式,然後通知會員提名。每個專案中提名最多的5個作品作為候選名單,製成選票發給會員。最後根據收到的選票進行裁決。雖然只限于會員投票,但由於只要交納少量費用就可以成為大會會員,所以這一獎項通常收到的投票數量相當大,可以說是忠實反應了廣大讀者的喜好和看法。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