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世界傳奇  --他愛上微小世界的美人         

人的肉眼可以分辨直徑零點一毫米以上的物體,小於這個尺度下的事物都屬於微觀世界。“視而不見”,或許正是這個因素給微觀世界染上了神奇色彩。想想,你每一平方毫米的皮膚上都生活著無數細菌,像一個小國家的人口那麼多,但你用肉眼卻看不到它們!天底下比這更神奇的事情,應該不會很多。 

  科學常識告訴我們,在微觀世界裏,存在著微生物、病毒、分子、原子、質子、中子、誇克這些物質物件。但作為一篇科幻小說,還必須有人物,有角色!作者要把他們安排在這個世界裏冒險。 

  1862年,一個名叫菲茨•詹姆斯•奧布萊恩的軍官在美國南北戰爭中戰死,年僅三十三歲。他是科幻史上的一顆流星。他賴以照亮科幻天空的,只是一篇名叫《鑽石透鏡》的科幻短篇。正是這個重印了許多次的佳作,引領人們將藝術之眼轉向微觀世界。 

  小說的主人公林利自幼迷戀顯微鏡。他沒有受過正規學術教育,憑著家庭提供的優裕條件,把時間都用在觀察微觀世界上。當時,人類只擁有光學顯微鏡,只能通過放大,目睹細胞水準的微觀世界層次。林利到處尋找可以突破這一局限的透鏡材料,最後,不惜通過暗殺手段,搞到一塊超過一百四十克拉的鑽石,完成了心願。他製造出鑽石透鏡後,把一滴水放在下麵觀察。視野擴大了無數倍,結果竟然看到了一個美妙少女,出入于白芒芒的雲霧間。林利入迷地觀察她,竟然日久生情,給她取名叫阿妮穆拉,並且對宏觀世界的女人再也看不上眼。但那個微觀世界的女郎卻無法感知他的存在。幾天之後,林利突然發現阿妮穆拉形容憔悴,奄奄一息。這才意識到,自己觀察得太入迷了,忘了微觀女郎生活于其中的水滴已經蒸發,只好惋惜地看著她消失掉。 

  微觀世界裏當然不會有妙齡女郎,奧布萊恩在這篇小說裏要表達的,是對微觀世界可望而不可及的感慨:哇!當我的目光落在顯微鏡下薄薄的玻璃片上時,來自反光鏡和棱鏡的亮光在那滴無色的水上閃閃發光。這位美人就這麼永遠地被囚禁在小水滴裏了。她離我就像海王星那麼遙遠。(《科幻之路•一卷》281頁)縱觀此類科幻作品,大多是在描寫故事的同時,抒發類似的感受。 

  總結以往微觀世界題材的科幻作品,遊歷微觀世界的角色大體有兩類。一類是縮小後的人,這還要涉及縮微技術。一類是外星人、地球上不明來歷的異類智慧生物,甚至是人造微型智慧生物。它們天生就那麼微小。下面,筆者分別介紹這兩類傳奇故事。 

  《鑽石透鏡》發表後,微觀世界題材沉寂了許多年,終於在科幻大師阿西莫夫筆下復蘇。那便是不朽名篇《奇異的航程》。阿西莫夫“突破”了宏觀、微觀世界的隔閡,讓他的英雄們潛航進微觀世界。故事發生在冷戰背景下,一位蘇聯科學家發明了物質縮小術,可以改變世界均勢。他帶著這項成果逃到美國,途中被蘇聯間諜擊成嚴重內傷,生命危在旦夕。

格蘭特帶領四位醫生,乘上潛艇,一起縮小到細胞尺寸,通過針頭從動脈進入科學家體內。由於縮微技術的局限,他們必須在一小時內返航,否則會被還原,導致科學家死亡。在人體裏,超微潛艇誤入靜脈、闖過心臟禁區、克服缺氧危機、經歷千難萬險,最終到達病人腦部,用鐳射手術槍消除了血液凝塊。在這期間,他們還要解決掉混入航船的蘇聯間諜。激烈格鬥中,蘇聯間諜竟然被一隻白細胞吞蝕掉。時限將至,他們駕駛微型潛艇“高速”運動,最後從科學家的眼淚裏流出。這個名篇於六十年代被改編成電影,在銀幕上一展人體世界的奇妙。

  阿西莫夫除了是科幻大師外,還是傑出的科普作家。他創作《奇異的航程》,更多的地為展示生理學成果。到了八十年代,斯皮爾伯格以製片人身份,拍攝了同類題材的佳作《內層空間》Inner space。此片不僅特技水準更上一層樓,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而且故事更加曲折驚險。海軍試航員塔克參加維塔醫學研究所的縮微實驗,他和一隻實驗潛艇被縮微,吸入注射器,準備注入兔子體內。正在此時,恐怖分子瑪格麗特等人襲擊研究所,妄圖搶走縮微潛艇。科學家奧茲情急之中,將潛艇和塔克一起注射到超市服務員傑克的體內。塔克通過實驗艇上的通訊裝置,反復努力多次,才使傑克相信自己身體裏竟然有一個細菌大小的人。兩人一面要重回研究所進行復原,一面要與恐怖分子鬥爭。而恐怖分子又把一個叫艾戈的打手縮微,到傑克體內尋找縮微船。當然,好人取得了最後勝利。不過這一次毀滅歹徒的不是白細胞,而是傑克體內酸酸的胃液。 

      黃海註:鄭軍所說的《奇異的航程》(Fantastic Voyage),,台譯《聯合縮小軍》,是1966年的電影,1987改拍為《驚異大奇航》(Inner Space)。→

  影片開始第一個場面,就是美國宇航局表彰進入外太空的英雄,卻被放蕩不羈的塔克攪了局。這預示著影片將要表現另類探險——以人體這個“內層空間”為目標的探險。當傑克知道塔克駕駛潛艇在自己體內航行時,也感慨地說道:食道、氣管、腸胃,這些東西聽起來那麼熟悉,又是那麼遙遠。影片表現了許多宏——微世界相互關係的細節。比如,塔克想喝酒,便駕駛潛艇來到傑克的食道,把酒瓶伸到外面,傑克喝一口酒,一點餘波便灌滿了塔克的酒瓶。當傑克情緒激動時,心臟加速跳動,把潛艇沿血管吸到那裏,心臟迅速開閉,仿佛地獄之門。 

  片中最神奇的一個鏡頭出現在故事後半部分:塔克的女友麗迪婭與傑克接吻,誤將潛艇隨唾液吸入自己體內。塔克不知道自己已經開到戀人體內,到處遊走,竟然來到麗迪婭的子宮,看到了自己的孩子!父親駕駛著潛艇,圍繞著山嶽般的孩子航行,用探照燈掃射孩子的臉,這個想像之大膽令人歎為觀止。 

  阿西莫夫重新打開的這個題材大門,甚至影響到美國的冷戰對手那裏。蘇聯科幻大師佈雷切夫在《大戰微型人》中,假戲真唱地利用了這個題材:畫家阿爾卡沙忽發奇想,認為以往的畫家只描繪了宏觀世界的生物,卻沒有人給蚊子或者毛蟲寫生,那是因為畫家不能直接觀察微觀世界。阿爾卡沙看到《奇異的航程》這部作品,便來到美國,竟然找到一家“阿西莫夫物理研究所”。該研究所正是為實現阿西莫夫這一“縮微”理想而建立,並且真的發明出人體縮微術。不過,他們只能把阿爾卡沙縮小到三釐米,而不是細胞寸度。但在一個三釐米高的人眼裏,世界已經完全是另一個樣子了。 

  中國科幻作品裏,此一題材的早期代表作,當屬吳岩的《生死第六天》。在航天部西北第063基地裏,中國宇航員建造了專門飛往冥王星的“天女圖三號”飛船。在一次強磁場測試中,長達幾十米的飛船突然無影無蹤。安全官員蘭星烈受命調查此事。他請教了物理學家季倫博士,後者告訴他,強磁場不僅使飛船縮小,而且已經使它離開了原有的空間。此時,離航太基地四百公里外,一個名叫汪洋的小學生突然在課堂上講起胡話,不停地背誦宇航操作規程。醫生們在他的大腦中發現了縮微的“天女圖三號”。由於強磁場效果不能持續下去,醫生們必須在六天之內取出縮微飛船,而它正好陷在人腦的間腦處,用微型手術刀去取,難免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科學家們發現,“天女圖三號”上的電腦已經與汪洋的大腦聯接在一起,於是,他們通過遙控,操縱天女圖三號離開原地,下降到脊柱底端,以便用注射器吸取。結果,這艘本來預定前往冥王星的巨船,僅僅走過這不到一米的距離,就要花整整六天時間!在磁力消失的最後關頭,蘭星烈將注射器和其中的飛船擲出,讓它在醫院的廣場上恢復成形。 

  在周宇坤的《腦界》裏,縮微進入人體不再是實驗,已經成為常規手術方法。某公司專精此道。他們可以應顧客所需,將其短時麻醉,然後派人進入其大腦,把顧客需要的知識植在大腦皮層上。主人公韋恩正是這種手術的執行者。當他進入某個顧客的大腦時,一幅神奇景像出現在他面前:這是一片安靜、神奇的大地。在他的周圍充溢著透明的體液,隱隱傳來陣陣波濤聲。一個灰濛濛的大平原橫鋪於他的面前,伸向模模糊糊的遠方,中間還嵌著一條不深不窄的溝壑。蒼穹與大地不是閃爍出一些微弱的光芒,仿佛黎明時分的星辰——這邊是腦界。(《科幻世界》1998年,一期、4頁) 

  不過,故事發展下去就沒這麼浪漫了。韋恩通過在大腦皮層上直接提取資訊,發現顧客是國家秘密武器研究人員。而正是他研究的秘密飛行器在實驗中失事,導致自己的妻兒慘死。韋恩憤然用生物鐳射槍抹平了顧客的技術記憶。自己也在顧客大腦復蘇後,被生物電流殺死。
 
  到了劉慈欣手裏,這位以宏大敍事為特點的作家,甚至塑造了整整一個微型人類。科學家發現太陽將產生災變,於是派了方舟號飛船前往其他恒星尋找移民點。由於相對論效應,方舟號飛行二十三年後返回地球,那裏已經過了兩萬五千年。由於通訊阻礙,宇航員不知道地球上發生了什麼事。惟一倖存的宇航員“先行者”看到了一個充滿凝固融岩和寒冰的世界,人類無疑已經被毀滅。 

  但是,他接受到一組奇怪的圖像信號:……當鏡頭移過那些摩天大樓時,先行者看到有很多人從樓頂窗子中鑽出,徑直從幾百米高處跳下來,經過讓人頭暈目眩的下墜,這些人者平安無事地落到地上;同時,地上有許多人一躍而起,象會輕功一樣一下就躍上幾層樓的高度,然後他們的腳踏上了樓壁上伸出的一小塊踏板上(這樣的踏板每隔幾層就有一個,好象專門為此而設),再一躍,又飛上幾層,就這樣一直跳到樓頂,從某個窗子中鑽進去。仿佛這些摩天大樓都沒有門和電梯,人們就是用這種方式進出的。當鏡頭移到那個廣場平臺上時,先行者看到人海中有用線吊著的幾個水晶球,那球直徑可能有一米多。有人把手伸進水晶球,很輕易地抓出水晶球的一部分,在他們的手移出後晶瑩的球體立刻恢復原狀,而人們抓到手中的那部分立刻變成了一個小水晶球,那些人就把那個透明的小球扔進嘴裏……在這城市的所有空間,都漂浮著一些奇形怪狀的物體,它們大的有兩三米,小的也有半米,有的象一塊破碎的海綿,有的象一根彎曲的大樹枝,那些東西緩慢地漂浮著,有一根大樹枝飄向平臺上的那個姑娘,她輕輕推開了它,那大樹枝又打著轉兒向遠處飄去…… 

  先行者最初以為,這只是某台殘存電腦裏產生的虛擬畫面。最終他卻發現,這完全是真實的,他看到了被縮微的整個人類。他想起了那些跳下高樓的人們,在微小環境下重力是不會造成傷害的,同樣,在那樣的尺度下,人也可以輕易地躍上幾百米(幾百微米?)的高樓。那些大水晶球實際上就是水,在微小的尺度下水的表面張力處於統治地位,那是一些小水珠,人們從這些水珠中抓出來喝的水珠就更小了。城市空間中漂浮的那些看上去有幾米長的奇怪東西,包括載著姑娘漂浮的大樹枝,只不過是空氣中細微的灰塵。

  原來,方舟號出發後,人類放棄了宇宙移民方案,轉而採用克隆技術,培養細胞大小的“微人”。“微人”迅速發展,最後竟然和“宏人”,也就是現在的人類展開世界大戰。“微人”憑藉無孔不入的優勢擊敗“巨集人”,結束“巨集紀元”,開創“微紀元”,也使得人類文明度過太陽浩劫,得以延續。小說最後,惟一倖存的“宏人”,那位元回歸的宇航員理解到“微人”在進化方面的優勢——消耗自然資源極少。他毀掉了飛船裏“宏人”留下的冷凍胚胎細胞,保護“微人”徹底接過文明火種。 

  讓大活人進入微觀世界,雖然堪稱神奇,但現實性畢竟差了一些。而設想某種天生就只有微生物大小的智慧生命,則更可信一些。中國科幻作家王晉康便創作過一個幽默短篇《完美的地球標準》:一對地球夫妻來到一顆名叫“斯契可”的白矮星上旅遊觀光。白矮星體積很小,但極其緻密,上面生活著同樣微小和緻密的智慧種族。不過,人類的肉眼根本看不到他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隻鳥或者一隻走獸。在迅速變綠變黃的地面上,有一層閃爍不定的光芒……你們看見的綠黃變換就是斯契可星球上的四季,看見的閃光就是斯契可人類。他們的動作極其快速,只能通過‘快攝慢放觀察鏡’來觀察……”結果,在“快攝慢放”的觀察鏡下,物質尺度放大五萬倍,時間延緩十萬倍,這對夫妻才能夠看到一群群外星人象電影快鏡頭那樣飛速地生活著。 

  這麼細小的生命,給人的第一感覺當然是脆弱不堪。丹麥作家尼利斯•尼爾森在《出售行星》中,就描寫了一顆微型文明星球的毀滅。一個人類探險隊來到距太陽系兩百光年外的貝塔星,在那裏發現了一顆直徑僅十米的行星,上面生活著一個文明種族,每個外星人的身高只有兩微米。他們三人叫嚷、跳舞,開懷大笑……劇烈的活動使行星的大氣層出現風暴,黑色的漩渦在雲層中翻滾,席捲海洋,掀翻船只,蹂躪大地,每個舞蹈動作都使成千上萬的居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科幻世界》1997、4、62頁)探險隊員想把這顆行星,連同上面的億萬居民一起帶回地球,作為觀光遊樂項目。無奈他們返回宇航港時,被迫按照規程對所有貨物進行消毒! 
                                                                                                                                           
  和這篇作品的詼諧相比,香港作家倪匡的《雨花臺石》則顯得有些慘烈。衛斯理少年時,知道僧人智空師父偶然間撿到一塊雨花臺石。正常雨花臺石都有奇妙的花紋,在陽光下活靈活現。但在這塊神奇石頭裏,一些紅色細絲和一些白色細絲卻在不停地移動、變換,甚至爭鬥著。衛斯理聽到這個消息後,好奇心大動,想方設法偷到奇石,一睹奇觀:在那紅色的一部分,有著許多紅色的細絲,想擠到透明的一部分來,而在那透明的一部分,則有許多乳白色的細絲,在和那種紅色的細絲迎拒著、糾纏著,雙方絕不肯相讓,有的紅絲或白絲,斷了開來。迅速消散,但立時又有新的紅絲和白絲,補充上去,繼續著同樣的廝殺和糾纏。
  
    不料,智空和尚奪回這塊奇石,並且為了保守秘密遠走他鄉。許多年以後,智空主動找到成年衛斯理,告訴他,當年曾經有兩塊這樣的奇石,被他和一位高僧主持得到。兩人在觀看其中一塊時不慎將它打破,其中的細絲迅速滲入高僧體內。僧人立刻全身變化,並且舉火自焚!智空和弟子幻了研究多年,也沒有得到結果。他想讓細絲爬入身體,然後向衛斯理講解自己的體驗。衛斯理為了阻止他冒險,奪走奇石,並帶它到美國研究。半路上,奇石被海關官員班納帶走。石頭裏的微型外星人滲出石體,控制了班納的思想,讓他帶走石頭潛逃。“那些細絲全泄了出來。侵入了我的皮膚,迅速消失,在我還未曾來得及看清他們之前,他們已經侵人來了,我像是聽到成千上萬的人在歡呼,像是一隻上萬人的軍隊,湧迸了座被他們攻克的城市一樣,我聽到他們有的人在叫著:這裏可以適合我們居住,我也聽到人在叫:這裏比我們逃難住的臨時地方好得多了。我更聽得在叫:這是一個活動的居所,我們可以利用他來做任何事!” 

  不過,到了最後關頭,班納還是控制回自己的身體,拼命逃到一個廢礦井裏,用瓦斯爆炸毀滅了自己,也毀滅了微型侵略者。 

  羅馬尼亞作家克羅馬爾尼齊努創作了《諾伊霍夫協定》,也是此類題材的代表作。諾伊霍夫出生在普通的知識份子家庭,自幼平庸無奇,惟一有點特別的是他從不得病。三十多歲時,諾伊霍夫遇到一次車禍,腿骨骨折,送到醫院後竟然自愈了。後來,他接連遇到白血病、誤服毒藥、搶匪槍擊等事件,都在瀕死前自動痊癒。諾伊霍夫意識到自己有超級免疫能力,於是便去詐騙保險公司。他先買下保單,再讓自己患上絕症,接著把保單以賠償額的半價賣給保險公司。對方雇用的醫生每次診斷,都認為他不會活過半年,於是紛紛中了圈套。最後,諾伊霍夫竟然受雇於國家秘密機構,突破各種人類極限去盜竊情報。並且,他的體內能夠產生全新病毒,殺死敵方人員。而且,諾伊霍夫並無政治觀念,只是把他的神奇能力作為商品提供給敵對各國。 

  由於諾伊霍夫的能力越來越顯得神秘,敵對各國終於答成協議。他們綁架了諾伊霍夫,把他囚禁在哥特蘭島的秘密基地進行研究。他們從他的身體機能上查不到任何問題,便令他患上種種病症,觀察病體的自愈過程,結果也找不到答案。而諾伊霍夫自己也不知道那種超級免疫力來自何方。 

  最後,研究者決定殺死這個怪人,以免後患。就在這時,諾伊霍夫的胸口處長起大片皮疹,形成不斷變化的文字圖案,連在一起形成一句句話,警告人類不可殺死諾伊霍夫。原來,不知何方的外星人跨越時空,竟然進入諾伊霍夫體內。這是一次飛行事故。他們再也無法離開諾伊霍夫的身體。於是就用自己的技術,保護這個小宇宙般的身體永遠健康。外星人警告說,如果有人試圖殺死他們的寄主,他們就製造超級病毒,毀滅人類。結果,人類和“諾伊霍夫人”達成協定:人類給作為人類一員的諾伊霍夫提供優裕的生活,保證不殺死他。而“諾伊霍夫人”也永遠不離開他的身體。 
                                                                                                             
  相比之下,美國作家格魯格•貝爾創作的《血裏的音樂》,則沒有這麼個大團圓的結局。單是這個名字就足夠恐怖了。小說裏,瘋狂天才維吉爾•烏拉姆專門研究生物晶片。這種晶片利用細胞內部的DNA作為存貯器,功率之大,當今電腦無法相比。他在吉尼特朗公司研究生物晶片時,脫離公司的研究計畫,另闢蹊徑,將細菌的核蛋白發展成電腦,並且使它的智慧程度不斷提高。這種超微型生物電腦可以自我複製,它們的智慧也在不斷提高。 

  吉尼特朗公司發現他私下裏作危險的實驗,就把他開除了。離開公司之前,維吉爾進行了最後的瘋狂實驗:把自己的血液抽出來,將智力已經達到人類幼兒水準的無數個生物晶片輸進去,再送到自己體內。那些生物晶片在他的體內不斷複製,慢慢熟悉他的身體,並且加以改造,以提高機體的效率。結果,維吉爾體內生活著無數億個和人類一樣智慧的生物晶片,它們形成了自己的社會,有分工,有領導,有組織。而且,這種微型生命的時間頻率遠遠快於人類。幾天之內,它們便在維吉爾體內,形成了幾千種文明。它們又飛快地改造著他的身體,使之僅僅擁有人類的外形,而骨骼臟器等等都被徹底改造過了。“它們總在資訊海洋中遨遊,不斷補充新的資訊,使自己盡善盡美。它們的等級森嚴,對那些越規的細胞就派去專門製造的病毒,對方無一得以倖免。病毒可以穿透細胞膜,使細胞膨脹,爆炸並消滅,但是這不算是專政,實際上它們擁有比民主制度下更多的自由。我的意思是:它們各人有各人的個性,你想得到嗎?它們甚至比我們還具有更為不同的個性。”(《科幻世界》1998年二期)
  最後,生物晶片們透過“血腦屏障”,侵入並控制維吉爾的意識。他們試圖浸出維吉爾的身體,侵入人類世界。知道前因後果的同事愛德華殺死了維吉爾。但為時已晚,小生命們通過汗液進入愛德華體內,將他徹底改造,並進一步向人類世界進軍。
  令人叫絕的是,《諾伊霍夫協議》、《血裏的音樂》和《雨花臺石》分別創作於不同年代、不同國家的作家之手,他們在創作時,相互間似乎不可能有交流。但其中人體被微型智慧寄主改造的結果卻如出一轍——寄主都被改造成百邪不侵之軀。在《雨花臺石》裏,高僧自焚時,身體表面遍佈紅白細絲,《血裏的音樂》中,維吉爾的身體表面則佈滿了高速公路般縱橫交錯的白線。《諾伊霍夫協議》裏則是“皮疹文字”。

  沿著這個思路再往前走,迄今為止最瘋狂的想像,莫過於德雷克斯勒的灰色粘質(greygoo)了。1986年,他在《造物引擎》一書中,設想了能夠直接操作單個原子,進行加工組裝的的納米機器人。它們能利用任何材料,通過原子組裝術製造任何產品:食物、服裝、電器,總之,製造出人類需要的任何東西。今天的全部工業生產都將被改寫。結果,這些納米機器人失控,瘋狂地自我複製,到處漫延,最終把整個地球變成一大團全由納米機器人組成的“灰色粘質”!
  在這裏,微觀和宏觀的幻想最終結合在一起,多麼富於辯證法的結果啊。


  本文代表作家介紹:

  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出生,1992年去世。美籍俄羅斯移民後代。十七歲開始發表科幻小說,後來更成為黃金時代科幻作家的代表。阿西莫夫以《基地》系列、《我,機器人》系列著稱。他所發明的“機器人工學三定律”在科幻史中影響極大。阿西莫夫同時還是科普創作大師。他的科幻、科普作品很早就被翻譯到全世界,對青少年產生經久不衰的影響力。 

  季爾•佈雷切夫:一九三四年出生,蘇俄科幻代表作家。前蘇聯時代,他已經是該國幾位頂尖科幻大師之一。擁有博士學位、教授職稱。獲得過國家文學藝術獎。其小說被多次改編成科幻影視。蘇聯解體後,佈雷切夫創作不綴,成為當代俄羅斯科幻的代表人物。迄今為止出版科幻小說超過七十部。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身為東方研究院院士,對中國保持著友好感情,經常在自己的科幻小說裏加入中國背景和人物。
  劉慈欣,1968年出生,電腦工程師。一九九九年開始發表科幻小說,一鳴驚人,迅速成為當代中國科幻主力作家。劉慈欣以宏大敍事著稱,經常描寫尺度驚人的大事件。這一特點在《超新星紀元》、《鄉村教師》、《流浪地球》和《微紀元》中都有體現。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已經在臺灣出版,影響逐漸擴大。

←黃海註:2008年去世的克萊頓,他之前寫的暢銷驚悚科幻小說《奈米獵殺》,就是一部標準的奈米科技災難小說,我的《千年烽火奇幻遊》、《奈米魔幻兵團》是從正面去寫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