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二乙 A95260062 高琬雯 心得感想:

    多篇文章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機器人掉眼淚》。一般對於機器人的印象都是沒有感情,沒有思想,只會模仿人類的動作,或聽從人類的命令做事,因此這篇文章的標題非常吸引我,機器人怎麼會掉眼淚呢?

    看完了這篇文章後,感觸很多,這則故事最主要表達小傑為了可以天天出去玩,想到家裡有一個聰明、能幹的機器人,可以代替他去上學,因此趁爸爸出差的時候,將自己與小寶的身分調換,如此以來,小寶便代替小傑去上學,小寶在學校的表現非常優秀,令眾人佩服,大家從此對他刮目相看。

小傑會有改變身分這個想法,代表他知道自己表現不是很優秀,但又有著不服輸的心態,因此希望機器人可以暫時取代他,為他爭一口氣。雖然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但人都有著同樣的心態,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便會開始幻想,希望有一個厲害的人可以代替你完成你想要做事。                                                                                                                                                                                                                                                                                                                                                                                                                                                                                
    但我覺得這個故事還隱含了另一個很大的意義,未來的世界,機器人可能會控制一切、統治世界。現在的科學家相信這個可能的說法,人類一直希望製造專屬於自己的機器人,交代事情給機器人做,為自己分憂解勞,但大量製造機器人,就可能製造出負面或不受控制的機器人。我們始終抱持著,機器人之所以稱為機器人,因為它就像是一部機器一樣,人類吩咐他做一個動作,它就只會做一個動作,無法舉一反三,很容易控制,因此很相信它們,但卻從沒想過,我們一點一點的交代機器人做事情,從簡單瑣碎的工作到做一些精密複雜的工作,就像是訓練它們一樣,讓它們更進步,也讓它們了解,人類究竟在做什麼,開始學會思考,漸漸的它們會明白一切,這麼做究竟是好是壞,因為人類沒有防備,等到時機成熟它們便開始行動,一切將失去控制。
    電影【機械公敵】就是在說這個故事,這部電影劇情內容由擅長營造意象的科幻小說大師作家艾薩克艾西莫夫的短篇小說著作改編,想像這樣一個世界,摩托車自己在路上跑,機器人演奏起交響曲,動物的思考模式能夠決定機器人的行動…這些並不是對未來世界的想像,它們早已出現在今天的新聞頭條。電影設定在30年後,家家戶戶都有【機械公敵】中的「全自動家事助手」機器人,將會出現的建築物、衣著、交通工具,這些對於現代的觀眾充滿奇幻色彩,又並非全然無法想像。每個家庭都有一個以上這樣的全功能機器人,它們會打掃家裡,充當快遞,遛寵物,甚至照顧小孩。但假如這份信任破裂了怎麼辦?這正是【機械公敵】提出的核心疑問。

    2035年的世界要機器人恪遵三大安全法則: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或造成潛在的傷害,機器人要聽從人類的指示,除非指示與第一守則衝突,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和第二守則前提下,必須保護自己。艾西莫夫先在他的科幻小說裡創造了這套機器人安全守則。機器人不斷更新,並且大量製造,難免會生產出負面的機器人,有著統治的想法,不過結局發展到最後,人類找到了帶頭的負面機器人並銷毀才解決人類的危機。以現在的技術來說,還無法生產這麼進步、有思想的機器人,但並不代表以後不可能被製造出來,因此藉由這部電影,給予人類最好的警訊。

    機器人一直是一個很值得持續去研究、探討的人類替代品,我覺得人類最可貴部分就是擁有豐富的感情與靈活的智慧,所以應該特別強調於感情、智慧方面,不過這也是最困難的部份。未來世界改變,科技發展到一個程度,幾乎所有的工作都由機器人擔任,這時就顯示了需要感情的重要性,因為它可能比我們還長壽,所以我們製造的東西一定要充滿愛心,這樣一來我們遺留下來的就是美好的愛,否則一個沒有愛、沒有感情的機器人,就沒有它的必要性,更不值的我們信賴它。至於智慧方面,必須要有思考的能力,才有辦法正確的判斷是非對錯,此外,擁有思考能力才可以幫助人類想辦法解決事情,並且要懂得舉一反三,不能只是死板的去思考事情。擁有智慧與智慧的機器人,才像個人類,也才能更貼近人類。
    科技進步帶來許多的便利,但我們不禁要懷疑,在未來世界中,機器人是否可以完全被信任,全面進駐人類生活?就是因為我們已經預測到未來機器人可能會控制一切,因此我們必須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科技進步固然是好事,但別忘了科技進步也可能會帶來負面的後果。
《永康街共和國 》讀後心得 
系所:社心二甲
學號:A95310031
姓名:洪意婷

  小說是文學藝術,不論是古典小說、紀實小說抑或是科幻小說。科幻小說有別於一般小說,他將科學知識、科學觀念以及科技產品滲進了小說情節當中。小說中的影像描述,其實都是以假亂真的虛擬,有人說過,「科學美感的最初體驗是好奇心的滿足或科學懸念的解決」,這個論點正說中了我們閱讀此類小說的心理呀!
  老師雖然以科幻小說為文學志業,一生大半都投入在科幻小說的創作中,讓人有一種他很愛喜歡幻想的印象。但其實,老師的作品跨越了成人文學、兒童文學,跨越傳統文學與科幻文學領域,其作品是非常多元且多變的。這門課算是我第一次比較深入去接觸科幻文學,老師對於科幻文學的許多創作,讓我這個不太會使用超現實方式思考的學生相當佩服。
  這次的心得報告主要著墨於老師的其中一本作品《永康街共和國》,這本書全書約十一萬字,是一篇很另類的限制級科幻小說,《永康街共和國》的故事主軸是永康街共和社區,在鄭南榕逝世紀念日,以公民投票通過宣布獨立建國的虛擬故事,講的是為了獨立、公投、遊行,有一個扮演「總統」的領導人──「呂鹽冰」遭遇槍擊,轟動全世界,對照前一陣子台灣的總統大選時的情景,十分具有巧合性,許多人在這之中將重點放在犯罪部分,缺忽略了其本意,這場槍擊事件發生在尋求獨立過程的公投遊行上,這代表了什麼?這是不是說明了現今媒體過度追求腥、羶、色的報導,而人民也欠缺明辨是非的能力,無法過濾所接收的訊息,甚至思想淪為受人操弄的棋子。
這本書有一個有趣的「反諷」設定:假如有一天,台灣的外交空間遭美國、中共全盤夾殺,邦交國「歸零」;永康街「共和里」改制成為「共和國」。台灣的五個外島──金門、馬祖、澎湖、綠島、蘭嶼受到風潮鼓舞,「五小國」宣布獨立,與台灣本島合組「聯合國」,又稱「台灣合眾國」。
  永康街共和國以貞操立國,貞操套的想法很有意思,一直以來都是男性主義掛帥,在意女生是不是處女的人遠比在意男生是否為處男的人要多很多,這本書以男生帶貞操套的想法為出發,不同於現在的價值觀,我覺得很棒、很新穎。另外有一段也很有意思,中共為了掃除中國是愛滋大國的惡名,於是決定承認永康街共和國的存在,胡錦濤並與共和國連繫,試行戴用了貞操套,為民表率,但對國際宣稱永康街「共和國」是「永康街共和里」。這裡大大的反諷了中共的威權,即使心理知道對方是式對的,也不願意低頭;不只是中共,這也可以引伸到我們自己身上,可以讓我們反思,是否曾經因為太過驕傲,而看不起別人。
「台灣合眾國」成立之後中共發脾氣了,飛彈攻擊,總統府被炸毀,三個青少年在總統府遺址的地下室搜尋,找到一個被炸開的巨大櫃子,發現在角落裡掛著「領袖身體重要遺物」的標示牌,藏著幾個瓶瓶罐罐,逐一拿出檢視,瓶罐正面的標籤寫著歷任總統的名字,瓶罐裡的東西有蔣介石咯血的帶血棉球,蔣經國的眼淚、鼻涕,阿扁的指甲頭髮等,多年以後共和國藉助基因科技複製了新小孩,蔣介石、蔣經國、陳水扁等基因小孩,為永康街共和國的國慶牽手唱歌,老師將現在極具爭議的基因複製技術與政治作結合,讓人看了不禁捏把冷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科技無限制的急速擴張,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永康街共和國》是以台灣目前迷亂的社會現象與荒謬的政治亂象為背景,佐以文學的觀點出發,反諷社會與政治的扭曲,讓讀者有機會重新審視台灣目前的政治亂象、兩黨間的惡鬥杯葛及中共與台灣的統獨問題。《永康街共和國》書中刻畫出台灣被扭曲的文化、思想、道德、制度,和被激化對立的意識形態⋯⋯等等,每每閱讀過後,會讓人忍不住思考與反省。老師以戲謔的寫法,將他的想法灌入故事的舖層中,很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