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
史蒂芬索得伯把目標單純化,敍事平實化,搬演一段通俗劇,至少,他把「索拉力星」這個故事的愛情部分作了充分演繹,把凱文、芮雅的故事加了頭也加了尾,強化感情衝突的過程,讓觀眾好好欣賞了一段曾經殘缺卻意外圓滿的愛情故事。雖然是通俗了,但是沒有雷射、爆破、機器人等科幻金光戲,也沒有純愛、催淚、情色(算是有,很少一點點)等傳統愛情戲,算是科幻、愛情兼顧而不濫用,卻不是觀眾習慣的好萊屋重口味,難怪一般觀眾失望。(以上 摘錄苦茶先生大文)
終於有幸觀賞了俄國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1986)1972年的電影《飛向太空》的全部內容。可以和2002美版《索拉力星》相對照說說心得。
←圖:傳說曾被提名諾貝爾獎的波蘭作家史坦尼滋勞‧雷姆。←←圖:2002美國電影版《索拉力星》,史提芬‧索得柏導演,喬治柯隆尼主演。電影情節在兼顧藝術與商業之間取得成就。
之前我是從網路上「夢幻泡影錄」的作者苦茶先生和其他影評書刊間接了解了《飛向太空》的細節,但是因為事先已經看過2002的美版《索拉力星》多次,這回看到《飛向太空》,也許是布景的簡陃,加上步調的緩漫,人物在太空環中境中演出有如搬演話劇,感覺到不若預期的激盪和深邃,此片被稱為俄版的《二00一太空漫遊》,可能由於塔可夫斯基選取了一個可以發揮吊詭想像的故事有關,原著者本身已經提出了一個驚人的創意觀點,藉以發揮科學哲學的豐富內涵,如果沒有原著,導演就無從發揮。身為一個小說作者,我是以原著的創意為中心點來看電影的。也就是拿電影來反照小說,在我們無從閱讀小說之時,看電影可以間接品味小說。
原著者波蘭作家史坦尼滋勞‧雷姆(Stanislaw Lem,1920-2006) ,相傳受到提名競選諾貝爾文學獎,可惜2006年逝世與獎無緣。原著的內容是:外星球的海洋逐漸進化為具有意識的海洋,以致可以在人睡眠的時候模仿人類的記憶,製造出活生生的人,出現在太空人面前,讓太空人一個個失常了。這樣的情境,既合理又驚怖,加上由此而來探索人類自身存在的問題,生命的本質和意義,所探索的哲理有關。
若說本片可以稱之為俄國版的《二00一太空漫遊》,我覺得尚有商榷之處,《二00一太空漫遊》小說與電影各有其深沈哲理蘊涵,導演史丹利‧庫伯瑞克電影的再創造,其哲理象徵手法經半世紀大半人仍無法猜透,我在上課時已就影片的雙重象徵性一一指出,做了深層探索和解碼,年輕時看不懂,晚年時豁然貫通,大快也。其中包括開頭結尾,音樂和影像的隐喻超人誕生,兩次生日快樂的情節,人在太空中的吃、大便,有如初生的嬰兒必須重新習,最妙的是太空船進入太空,有如進入內太空,太空船的形狀有如男性象徵,當主角進入木星飄流時,太空的奇幻景象,卻如人體內的精卵結合景像,胎兒在子宮內的受孕,那眨眼的瞳孔,不就像卵子受孕的一剎,其他細節已在課堂上多所解說。
《飛向太空》也有從外太空進入內太空的隱喻,來自索拉力星的另一太空人,回地球報告情況,在都市開車,影片有幾分鐘的時間在長長的車道上奔馳,意味著由外世界進入內世界的內心深處的迷茫,雖然地點在東京拍攝而非俄境,但作為電影語言的運用,可當作現實情境逐漸進入超現實情境視之,反過來說,雖然是地球情境,虛幻相參,也可以將它視為首尾相連的回憶場,主角的一切故事原本只是透過索拉力星敘述傳達出來的追溯而已,雖然身處地球,也不過是虛幻的真實罷 了。
人生真如鏡花水月,真真幻幻難以分清。之後在索拉力星與妻子的遭遇,情節與《索拉力星》差不多,遵照原著故事進行,結尾的部分,《飛向太空》主角自以為回到地球,與老父相見,並在大門前與老父相擁跪下,鏡頭拉開,原來他們是被包圍在索拉力星的海洋裡。
苦茶先生的大文不解為何主角回家後,從窗外見到老父在客廳裡,室內下起雨來,苦茶先生說這段場景費解,我以為這是暗示主角是活在索拉力星的意識海裡,所以屋內下雨,下的是假的雨,靈魂等於是在水裡,肉體己不真實。就像開頭與水草與結尾放在窗台的植物,暗示生命已一體移植在索拉力星的意識場裡,人與植物本來都只是生命體,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在他的《宇宙》一書,幽默的指陳,人與樹都是血緣極近的親戚而已。
「夢幻泡影錄」作者苦茶(coolchet)先生的部落格對雷姆的小說的兩種中文譯本和電影美版、俄版有極其精確詳實的介紹,在此謹向苦茶先生致敬。我只有請同學閱讀苦茶先生的大文(謝謝苦茶先生的服務,請大家自行連網),以便增加了解。
塔可夫斯基的版本刪掉原著小說硬科幻及索拉里斯學歷史的部分,加重探討生命、愛情、哲學甚至是宗教的課題。史蒂芬索得伯版本則又從塔可夫斯基的版本刪掉哲學、宗教的成分而把重點放在愛情的課題。
黃海註:索得柏的電影,畢竟是要取得商業與藝術的平衡,本片未商業化,也未完全藝術化,從電影的節奏有一定的緊湊感可見,不似塔可夫斯基的作品的鬆散。
以下,我稍作大綱整理:
原著小說:以星球的進化史佔了很大的篇幅,(這原是科幻小說開始提出科幻觀點時,必須有的「合理化」過程,是我上課時常講的。)原來是一紅一藍的雙恆星系統,以為不可能有生命存在,軌道起伏,冷熱不定,自從索拉力星被發現一百多年來,人類不斷的好奇觀察,對索拉力星的一切簡直是謎。
以人類的觀察不符合發展生命的條件,人類在上面建立了太空站,大海呈現了奇怪的膠質狀,到底有沒有知性呢?小說花費很大的篇幅描寫人類研究索拉力星的情況和星球演變 。之後,太空人不是自殺就是發瘋,因為死去的人原來是太空人睡覺時,大海把人腦海中深沈的記憶找出來,心理學家克里斯前來調查,也發生了種種怪事,太空站內的兩位太空人都患了自閉症, 克里斯死去的妻子哈莉也活生生出現在眼前,哈莉無所不在,也無法消滅。
原來她是在克里斯睡著時,大海意識體模仿克里斯的記憶中的人物塑造出來,克里斯不自覺的愛上她,一般人是原子組成的,她是微中子組成的,他們將醒時的腦波藉著X光向大海傳遞訊息,希望海能對人類建立正的認識,並把內心的「來客」消除掉,也許可以將哈莉殺死。(這個部份,《飛向太空》是尊照了原著,「心靈訪客」沒有再出現。)
克里斯和同事史諾斯表達自己對哈莉的感情,憤怒的指責:
「你是不是很憎惡海?你不是把海當成人嗎? 」
史諾斯平靜 地說:「索拉力星的海與人類不同,兩者沒有任何關係。我要留下來繼續奮鬥。」
克里斯深為史諾斯的話所感動。
海就是海,它還是悠然地動著。讓人類繼續探索它的意思和目的。
原著小說把星球置為主角的位階,寫星球對人的影響,結尾是主角上岸探查真相。
俄版1972《飛向太空》電影:星球是配角,探索人類自身的處境問題,包括科學、宗教和生命倫理。
→ 圖:科幻詩人布雷伯瑞接受布希總統夫婦的約見。中國大陸的科幻之父鄭文光的一篇文章中,曾經提到,布雷伯瑞1948年出版的《火星紀事》,之後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美版2002《索拉力星》電影:星球只是布景,著力描寫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最後主角克里斯選擇殉星,找到了自我的救贖,活在索拉力星的意識海裡。開頭與結尾,暗示現實與非現實的不同世界,開頭男主角在廚房切菜手傷流血的情景,是暗示人在現實,結尾同樣切傷手卻不再流血,已成了超現實中的存在體。
美版《索拉力星》的對話,值得深思之處:
死亡不再主宰一切。(索拉力星發生的事)沒有答案,只有選擇。
美版故事情節中,使用希格斯力場的能量消滅來自索拉力星的訪客,希格斯力場的能量設計很先進,卻是虛構的,瑞土的強子加速器正在努力發現希格斯粒子----上帝的粒子,還未有結果。索拉力星的主角最後選擇與之同歸於盡,反而活在索表拉力星的記憶場裡,與妻子永遠相守。電影的設計和舖陳,完成美麗的愛情,有其獨到的哲理意涵。但…
如果這個故事做為一個思想實驗,此事在科學上這樣處理未必適當,外星海洋仿造的人類,大可以拿來做觀察實驗之用。在訪客沒有危害人類的情況下,何須做毀滅性的處理?電影中有一小節談到訪客複本也殺害了正本人類,有意補強情節。原著小說是真正探索了未來太空探險時,人類面對神祕宇宙的處境。
我又要提起Frank Tiper 的《不朽的物理學》,他是站在基督教的末世觀點,提出人類死後復活的理論,我們最終都會活在宇宙的大電腦裡。倪匡科幻獎2005的首獎,〈百年一瞬〉講的就是人死後靈魂活在電腦裡。
另外,原著和電影中都提供的科幻元素,人類的記憶思想被模擬了,這一個概念,我在解說《二00一太空漫遊》已有提出,著名的科幻詩人作家布雷伯瑞(Ray Bradbury,) 的《火星紀事》(The Martian Chronicles),其中的〈二000年四月:人類第三次遠征〉一個故事,就提到,火星人利用人類的記憶製造出有如地球家鄉的小鎮,還把每個太空人最親愛的人都複製出來,死去的奶奶、爺爺活生生出現了。布雷伯瑞的《火星紀事》1946年就已出版,也許影響了1961年的雷姆的《索拉力星》,或1968年的《二00一太空漫遊》。
《索拉力星》引發的另一個非關人文思考的概念便是:「太空船鬧鬼」,好萊塢後來在1997年拍出的恐怖驚悚科幻影片,《撕裂的地平線》所探索的方向則與《索拉力星》 或《飛向太空》的人文意圖無關,純然是娛樂科幻片,但相關的科幻概念,應是來自《索拉力星》。
另外,德國的法蘭克‧薛慶費盡三年搜集有關海洋生態環保的資料之後,寫成一千頁的長篇科幻小說《群》,講的是,當大海有了意識之後的可怕情況,地球上的貿易命脈癱瘓,人類面對滅絕大災難時的共同的敵人就是海,這跟雷姆小說原著《索拉力星》,所要表達概念,頗多神似之處。波蘭與德國靠近,我不相信作者薛慶沒有受到雷姆的概念影響。
----------------------------------------------------------------------------------------------------------------------------
←黃海註:2004年德國的法蘭克‧薛慶費盡三年搜集有關海洋生態環保的資料之後,寫成一千頁的長篇科幻小說《群》,講的是,當大海有了意識,第一個念頭竟是殺人,交織在深海中的電纜被扯斷,大西洋兩岸失去連繫,地球上的貿易命
脈癱瘓,人類面對滅絕大災難時的共同的敵人就是海,這跟雷姆小說原著《索拉力星》,所要表達概念,頗多神似之處。科幻奇幻的概念是不斷 的在演化轉變著, 形成「 同樣的點子,不同的樣子」。
→圖:曾獲1964年諾貝爾獎的理查‧費曼((Richard P. Feynman,1918-1988);被稱為奈米科技之父。
關於 索拉力星的「複製人」
黃海註:索拉力星的海洋複製人類記憶中的人物,小說中講的是海洋有了意識之後,以次原子粒把人類記憶中的人物實體化;如果是在地球發生的話,可以比喻為奈米科技成熟之後的可能傑作,原子對原子的複製,可以立即完成的。但索拉力星的將人的記憶人物實體化,比奈米科技又高了一個層級。因為小說中講的此處的原子不存在,只有次原子。
1959年12月29日在美國物理學會年會的演講「底層還有很大空間」(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他預言人類將設計製造出極微小的元件和機器,足以把整部大英百科全書印製到一個針尖上,這項把物體尺寸以驚人的幅度縮小的技術足以發展出一個新研究領域,這也就是近年紅透半邊天的奈米技術(nano technology),正是二十一世紀的主流科技之一。
費曼被稱為奈米科技之父。當年的演講上,他提供兩筆各一千美元的懸賞,給能把一頁書縮小二萬五千之一的人,還有能做出一個1/64英吋馬達的人,不出一年,微小馬達的獎金被電機工程師威廉‧麥克倫南(Willain MacLEellan)領走了。25年後,1986年史丹佛大學的研究生湯姆土‧紐曼,把狄更斯小說的第一頁縮小了兩萬五千倍,領走了另一筆獎金。
以下文字取自美版電影《索拉力星》官方網站:
本片改編自著名波蘭科幻小說作家斯坦尼斯洛•蘭姆的同名科幻小說,而早在1972年,大名鼎鼎的塔可夫斯基就已經把它搬上了銀幕。小說本身已經充滿了對生命的思考,老塔的版本更是充滿了內省和對靈魂的詰問。該版本詩意盎然,有個場景,男女主人公因失重而漂浮,仿佛夏加爾的畫中人似,半空飛舞,堪稱影史經典。
起初導演索德伯格對拍攝這部科幻影片並不太感興趣,因為他從來沒有拍攝過類似的題材,而且他對表現未來的科技也興趣索然。可是當他回憶起曾經看過的小說與電影時,他答應了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拍攝邀請。而詹姆斯•卡梅隆和雷•桑奇尼,還有揚•蘭道所在的光風暴公司(Lightstorm Entertainment)則花了五年的時間與俄羅斯方面交涉,解決版權等等問題。對卡梅隆來說,拍攝《飛向太空》幾乎是個夢幻般的計畫,他認為小說的故事全都發生在回憶與想像中,因而可以有無限開放的表現空間。索德伯格答應拍攝的消息讓他大為激動。於是我們看到的是明星製作班底:以《泰坦尼克》獲奧斯卡獎的卡梅隆,和以《毒品網路》獲奧斯卡獎的索德伯格。
與庫布裏克和斯皮爾伯格不同,索德伯格在拍攝中並未強烈突出未來的高科技,而是更多集中在故事和人物的發掘上。然而科幻影片的硬體依然是重要的,影片的製作設計莫西納曾經與索德伯格在《11羅漢》、《永不妥協》等多部影片中合作,這次他給影片設計了壓抑的內部空間。光線的設計也與情節密切相關:“我們想讓‘普羅米修士’號既真實可感,又如夢似幻。”
索德伯格拍攝的電影題材越來越多變了,從現實主義的《性、謊言和錄影帶》,到驚悚的《卡夫卡》、驚險不失幽默的《至激關係》,一直到情節複雜、人物眾多的《毒品網路》、《11羅漢》,他正如卡梅隆所說,如同變色龍一般靈活。
[演員]
心理學家,離家若干光年,面對死而復生的妻子和其他光怪陸離的事件,這樣的角色絕對難以駕馭。索德伯格想到的第一個人選就是與他合作過《至激關係》和《11羅漢》的喬治•克魯尼,而後者也欣於從命,並且非常珍視這個機會。但是看上去無論如何沒有知識份子相的克魯尼,要使自己的角色讓人信服,想來並非易事。
在片中扮演妻子蕾亞的英國演員娜塔莎•麥克艾霍恩,曾經出演了《楚門的世界》、《拯救畢卡索》、《浪人》等等影片。索德伯格對她評價甚高:“她讓我想起了60、70年代法國那些極其優秀的女演員,比如讓娜•莫羅,和多明尼克•桑德。她們是機智、性感、複雜的女人,不是姑娘,而是女人。”也許期待她的演出,比期待克魯尼的心理學家更有些道理?
影片只有五個角色,其中扮演舉止古怪的年輕科學家斯諾的是傑瑞米•大衛斯。這個角色在索德伯格的設想中,需要與其他的人有強有力的互動,他的表演要有種怪異的能量,顯出特殊的張力。傑瑞米•大衛斯?對,就是《百萬美元酒店》裏那個可愛的難以置信的TomTom,《拯救大兵瑞恩》裏也有他。這個人曾經因為在大衛•羅素(David O. Russell)的影片《打猴子》(Spanking The Monkeys)裏的表演獲得過獨立精神獎的最佳新人。
第四個角色是女科學家海倫,意志堅強,由和索德伯格合作過兩次的維奧拉•大衛斯扮演。那個開始就死去的吉巴里安則由德國演員烏爾裏希•圖科扮演,他在德國是家喻戶曉的明星。吉巴里安艙裏的錄影帶,後來揭露了一切的真相。
[閒言碎語]
有塔可夫斯基的珠玉在前,要說對索德伯格版的《飛向太空》拭目以待,似乎有點虛偽。尤其最近以來,他的《11羅漢》和後來似乎要回到《性、謊言和錄影帶》那樣的獨立精神之作《正面全裸》風評都不甚佳。只能說《飛向太空》讓人捏了把汗,擔心會是又一部好萊塢風格的驚悚科幻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