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黃海及其兒少科學幻想作品》 王洛夫(授權刊載)碩士論文 
                                                         
↓圖:王洛夫、賴玉敏,黃海家訪晤留影。
       


   摘要 

本論文對於「科幻」一詞,做了來源探究,並從「文藝生態」的觀點,及「桃花源」、「烏托邦」、「反烏托邦」的思想,進行分析。針對科學幻想文學與恐怖小說、神怪、傳說、神話、寓言、預言、歷史、偵探、推理、童話等不同文學風格,做比較分析。 黃海的生平,歷經貧病而能超越。他的作品,充滿人文關懷與對文明的省思。本篇研究探究了黃海的生活奮鬥過程,以及他的兒少科學幻想作品,以了解作家生活如何影響作品風格的形成。與當代其他的科幻小說作家及兒童文學作家做比較,以映襯出黃海的獨特寫作風格;對黃海的成人與兒少文本加以探究,以了解作品的一貫哲思。 心理學是一種切入文本的極佳工具。研究者引用了人格、變態與完形等三種心理學派的觀點,以建立一個解析文本的觀測點,分析主角性格設計、兒童畫式的人物形象設計技巧,以及背景與主題的關聯。

 最後提出科幻爭議性問題的看法,並從諸多現象中,探求台灣科幻兒童文學的展望,期望能夠提升創作境界,得到更充分的重視與鼓勵。 關鍵詞:黃海、科學幻想、兒童文學、心理學。                                                                                   

目 錄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科幻名詞的界定---------------------------------
第四節 文獻探討--------------------------------------
第五節 研究方法--------------------------------------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 科學幻想文學的特質第一節 從生態的角度解讀科幻---------------------------
第二節 科幻作品的屬性--------------------------------
第三節 科學幻想文學的分類-----------------------------
第四節 科幻的人文思考--------------------------------
第五節 科學幻想與科學文明的關聯-----------------------
第三章 黃海與兒童文學第一節 黃海的生平簡介--------------------------------
第二節 黃海與兒童文學的接觸---------------------------
第三節 黃海寫作的獨特堅持---------------------------
第四節 黃海的寫作天空-------------------------------
第四章 黃海作品的心理學解析
第一節 從人格心理學的觀點看《嫦娥城》----------------
第二節 從變態心理學的觀點看《大鼻國歷險記》-----------
第三節 從完形心理學的觀點看《航向未來》--------------
第四節 從綜合的心理學觀點看《奇異的航行》------------
第五章 黃海的風格分析第一節 從完形心理學解析風格--------------------------
第二節 與其他風格的比較-----------------------------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黃海的作品定位--------------------------------
第二節 科幻文學的爭議與展望--------------------------
參考書目--------------------------------------------
附錄一 黃海其他相關論述(本論文未引用者)------
附錄二 黃海創作的四個分期-------------------------
附錄三 台灣兒少科學幻想文學出版品--------------
圖 目次
圖1 背景與主題------------------------------------
圖2 無極與太極------------------------------------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想像力對人生是一種「質能互換」,能產生爆炸性的能量,運用一點想像力,可以激發出思考的溫度,培養出創造的花朵。

愛因斯坦在十四歲的時候,就曾經想過:「如果我駕著光線旅行會怎樣?」一個詩人,不也是這樣想像的嗎?幻想的種子在心中長大,所以愛因斯坦成人後,才因此有了偉大的「相對論」的發明,美的想像,能量真是大得像太陽。

科幻,是一個新奇卻不陌生的名詞,可以產生很多的聯想。首先,什麼叫做科幻呢?什麼是科學童話呢?什麼是科學知識讀物呢?什麼又是牽扯到科學,卻不能稱為科幻的作品呢?為了解答以上的問題,為了對科幻做出一個清楚的定位,也為了鼓吹科幻創作風氣,我決定來個深度旅遊,翱翔在宇宙的想像空間之中。
一 文明腳步的冥想
「科幻文學」就像高速火車中乘客的冥想。在人類的文明,如子彈列車一般轟隆轟隆向前行駛時,似乎沒有什麼能阻擋得了,但是這般列車開往何方呢?這目的地真的是人類嚮往之地嗎?列車行駛中是否有潛在的危機呢?這危機是否會讓列車翻覆,釀成不可挽回的災害呢?誰來駕駛這般火車呢?駕駛的人意識清楚嗎?控制列車的電腦系統會不會出問題呢?

人類文明,凡有一利必有一弊,塞翁得馬,是福是禍未可知,科學技術,可以用來建設,也可以用來破壞人類的幸福,就像社會中有建設者也必有破壞者,科技本身沒有好與壞,端看是掌握在什麼樣的一雙手中。看似單純的科技文明,遇到複雜的人性領域,會產生什麼樣的現象呢?這是科學幻想文學的探討主旨之一,就像《侏儸紀公園》電影中,人類的科技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輝煌,卻也產生前所未有的浩劫。在各種電腦等科技產物都無法控制這場災難的時候,人類又回歸到赤手空拳的老方法、老本事,用蠻橫的毀壞手段才能結束這場混亂的場面。

二 研究方法的新實驗---心理學新視點
科幻,到底是什麼呢?解析黃海作品之前,先對科幻做出一個清楚的定位,然後以人格心理學的觀點,來剖析黃海幾部最精采的作品,人格心理學,探討的是人心的面貌,揉和了理性與感性的,囊括了社會與文化因素,我認為很值得當作探究的工具,用來解讀各種文本。在心理學的眾多大師中,我特別選擇了新佛洛依德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的佛洛姆,因為他強調愛與自由,很適合用來分析兒童文學作品。
對於作品的形式部分,我選擇以「完形心理學」,當作探究的工具,引用了此學派的開創者波爾斯(Perls)的論點。過去完形心理學較常被用在藝術批評,因為兒童文學的文字常常具有很強的具象性質,表現出栩栩如生的圖像式場景,因此很適合用來分析作品的文字和形式。
論文中對於科幻的教育功能及科學普及功能,做了一番探究。原因是科幻文學功能,一直是見仁見智有極大的不同,過去華人世界一直把科幻當作教育的工具,也有許多文壇的重量級大師,很強調科幻文學的科學普及功能,認為科幻文體是包著糖衣的科學知識讀物,幻想的遊戲正是所謂的糖衣,當然,這也牽扯到科幻到底姓科還是姓幻的老問題,至今未有定論。現在的文壇則強調科幻文學的想像力,讓文學的回歸文學,也有人說是「向文學靠攏」。文學或該強調它的藝術性,但是教育界要如何運用科幻文學,也是教育的藝術,淺言之,作家可以把作品寫得一點也不說教,教育界也可以讓小朋友在幻想的快樂中學習,寓教於樂,一點兒也不衝突。這屬於文學的應用層面,是筆者極感興趣的。

三 從台灣眺望世界科幻領域
小朋友所看的卡通裡,不管是「哆啦A夢」、「太空突擊隊」、「無敵鐵金剛」,或是他們沉浸的日本漫畫中,科學幻想的題材,比比皆是,孩子們似乎早已習慣,渾然不覺,原來科幻離我們是這麼的近。然而這些科幻作品中,本土的科幻作品,佔了多少呢?似乎是把大大一片肥沃的土壤,讓給了外國農夫來耕種,令人懷疑的是,他們對於台灣的氣候風土,真的知悉嗎?這些內容,對我們小朋友的成長,真的有幫助嗎?
在對科學幻想領域探索的過程中,我看到大陸上有個作家---楊鵬,對於中國古代科幻故事,做了一番刨根的工作,我驚訝極了,也許中國才是科幻故事的老祖宗,中國的科幻神思已有千年,以當時中國科技水準高於各國的情況看來,這是很合理的。也許是中國人太習慣以務實的態度面對科學,少了點浪漫的色彩。其實,浪漫色彩和務實精神,可以相輔相成,對科學有美的幻想,不但是美的藝術表現,有一天,想像的世界更真的可能出現在現實中。
祈望這份研究,能夠對台灣科幻文學的發展,貢獻棉薄之力,讓這片土壤中「原生種」的種子,能發芽茁壯。也對在文學土壤辛苦耕耘的前輩們,表達感激與敬意,感謝他們留下了美好的作品,讓我們研究分析,更希望七彩的筆,繼續發散出繽紛的色彩,願科學的幻想更加燦爛,是所至盼。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此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想要探討黃海的作品內涵,並由以下的幾個重要的論題,探討科學幻想文學的特質、形式、功能、近況與未來發展。由世界的科幻文學發展,來領略科幻的本質與可能性,也從中國在科幻文學的發展歷程與現行政策,來對照台灣科幻文學的現狀與遠景,最重要的重心,還是放在科幻的兒童文學疆域上。以下是本篇研究的主要目的:
一 了解黃海其人其文
  了解黃海的性格與創作背景,及其科學幻想寫作的來龍去脈、內在哲學與作品形式、作品風格的形成。對黃海在文學路上留下的作品、論述與觀點,進行整理與定位,界定黃海作品各面向的貢獻。
二 探究台灣的科學幻想文學
  了解台灣科幻文學發展的經過,作家與作品,讀者的反應,及其與世界科幻文學發展的淵源,以歸納出屬於台灣的獨特文學生態。並與大陸的發展軌跡比較,以更深入了解台灣的科學幻想文學發展特色,達到整理文學資產與推廣特殊文類的目的。
三 探究科幻文體的特質
了解科學幻想文學的形式、內容、風格,梳理科幻文體在不同年代的特質轉變,從中國早期為了抵抗列強、救亡圖存的目的,到中期科學幻想為科學普及教育而服務,近期則轉變成為表達作者哲思與情感的傾向。釐清此一過程的時代背景與文學發展的意義。

(一)勾勒科幻文體的屬性
探究其內容與形式,與神話、傳說、寓言、預言、童話、神怪、恐怖、推理等風格的關係,以了解其本質:
1. 與科普讀物的異同
2. 與傳說的關係
3. 與神話的關係
4. 與神怪小說的關係
5. 與恐怖小說的關係
6. 科幻的預言成分
7. 科幻的寓言成分
8. 科學幻想的童話特質

(二)思辨優良科幻作品的內容與形式
從各個層面探討優良科學幻想文學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列舉大要如下:
如何深入反省文明的人文關懷?
是否因而會產生「文以載道」的嚴肅呢?
有可能既輕鬆通俗卻又意境深遠嗎?
暢銷的作品一定得媚俗嗎?
新奇有趣的故事與場景、偵探小說式的情節,帶有童話般奇異的時空描述,但是否因此較難兼顧人物心理的描寫?
科幻小說一定要像正統文學那般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嗎?
寬廣想像的童話趣味,成人科幻與兒童科幻有何不同?
是否因為科幻文學的超現實性帶著童話特質,就能將成人科幻作品,輕易改寫成兒少的科幻作品。

(三)科幻創作基本議題的探究
科學幻想文學屬於新興文類,尚有許多引發爭議之處,在議題的探討中,冀望能夠增加更多創作的可能性,列舉大要如下:
什麼是科學的思考呢?
科學的思考,是冷冰冰的嗎?還是可以很溫暖呢?
科學可以充滿了美感嗎?
在科幻文學中,科學扮演著什麼角色呢?是舉足輕重的主角嗎?還是襯托主角的配角呢?
幻想在科幻作品中,佔有什麼地位呢?
如果幻想與科學原理不符,是否會誤導讀者?




第三節 科幻名詞的界定

一、科幻小說在中國的淵源與變遷

科幻文學中最大宗者,乃是「科幻小說」。林健群(1998年)提出:

「科幻小說」是近代科學誕生以來,新興獨立的小說文類,它是「科學」、「幻想」與「小說」三要素交集的文學創作。

在西方,十九世紀初期,出現了第一本科幻小說作品;最早的中國科幻小說是創作於1904年,荒江釣叟在《繡像小說》連載的《月球殖民地小說》。

科幻文體,中國極早就有,而正式的科幻小說,最早出現在晚清。至於科幻一詞,則出現在民國。這個名詞還是幾經辯論才定案,成為大家公認最廣泛包容,又能去除科學此一沉重包袱的新興符號。現在提到「科幻」二字,已經不會再有人去想另創新辭取而代之了。有趣的是海峽兩岸在一九八O年代,彼此毫無交流,在社會背景不同的情況下,在不盡相同的理由下,卻選擇了同一個名詞。對岸的名詞確立的過程,受限於文獻,無法確切得知,但經過仔細追蹤考證,並根據黃海的意見加以推測,大約一九八O年代之前,在兩岸「表面上」毫無交流的情況下,竟會不約而同使用「科幻」這個名詞,追根究柢要歸功於張系國在台灣的提倡和推廣。

「科學幻想小說」、「科幻小說」名稱的最早出現日期,已成「歷史事件」,本論文寫作中途,經黃海過目,他一直有所疑惑,因他當初一直沒有讀過張系國發表在《純文學》中的〈超人列傳〉,黃海為求慎重無誤,特別親自拜訪隱地,並且再到國家圖書館查閱原始雜誌《純文學》,推測兩岸的「科幻」名詞應歸功於張系國最早使用,他認為也許在一九七O年代兩岸表面上毫無文化交流的情況下,張系國在台灣首開「科幻」紀錄之先,繼而創作翻譯及鼓吹「三管齊下」,影響深遠,就這樣「科幻」名詞經由報章雜誌非正式管道由台灣「吹」向大陸,影響了彼岸,因而看起來有兩岸不約而同使用「科幻」名詞的情況;然而兩岸對於科幻小說寫作的動機不同,即使是共用一個名詞,卻有各自獨特的發展,因此共用名詞也有可能只是純粹的「不約而同」。之前黃海文章中提到台灣可能是隱地首先用「科幻」名詞,黃海查證後已經加以排除。



二 「科幻」一詞的來源

科幻的作品古代就有,但科幻的名詞則是引用自國外,並配合國內讀者接受的心理而訂出來的。一個新的名詞出現,必先經過一段分歧的時期,最後才會統攝各種的詞意,定型為一個包容各種意義的符號,成為約定俗成的慣用語,國外如此,國內亦然。

「科幻」這個詞乃是源自英語,這是基於出版及發行的需要。當美國作家、工程師兼商人的雨果‧鄭斯伯克(Hugo Gernsback)於1926年創立第一本科幻雜誌《驚奇故事》(Amazing Stories)時,也同時創造了Scitifiction這個詞,但它一直沒普及化,以後漸漸被Science Fiction一詞所取代。中國大陸在民初曾翻譯作「科學小說」,後來又根據俄文,翻譯成「科幻小說」。

五十年代開始有科幻迷使用Sci Fi這個簡稱(靈感來自Hi-Fi), 不過更常用的一個簡稱,應該要算是SF了。科幻迷之間又有硬科幻 Hard SF和軟科幻 Soft SF之分,前者原本是指二十年代科幻雜誌上的英雄冒險式的故事,但近年來已定義為「有科學家為故事主角,或以科學為背景、在科學上能合理解釋的科幻,另外軟科幻一詞,只是為了與硬科幻有個相對名詞而發明的。

Science fiction在國內被通稱為「科幻小說」,但其實與科幻小說一詞接近的還有「科學小說」、「科學奇想故事」、「未來奇幻小說」等等,不勝枚舉,也或多或少都曾在報章媒體出現過。最後成為共通符號的,仍是科幻小說。這是包容了趣味性、幻想性和知識性等意味之後的綜合名詞。正如黃海所說:

  「科幻小說」的名詞蠻適合的,雖然嚴格說來,在意味上,科學小說與一般的科幻作品有所不同,似乎比較偏重於科學理論或技術發展,但是科學既然以小說的型態出現,必然有它的趣味性和幻想性,與其稱之為「科學小說」不如名之為「科幻小說」。這樣去掉了科學在字面上所給予文人的沉重壓力,較為自在些。
黃海這段話,針對了文學評論者、讀者的閱讀反應,對於科學愛好者則未提及,至於他所說的科學小說,並未清楚定義。然而他提供了我們一個觀點,就是名字給人的印象,會影響人們心中的期待。

三、黃海對科幻下的定義

要為「科幻小說」下一個清楚的定義,並不容易。它是一個包容廣闊的名詞,包含了許多不同的風格,其中更包容了許許多多看法或理論上的矛盾,例如有些與自然科學有關的作品,不具趣味與幻想性,而本身又帶有新奇的、超現實構想的作品,有些卻違反了科學原理。

黃海的意見是:「以科學為基礎,探索未來或未知情景的小說」這「科學」一詞包括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或人文科學,「未來」或「未知」則包括了時間與空間的任何型態。

廣義的科學,是包括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在內,這樣以「科幻小說」來籠統稱呼,更可包括了一般科學小說、幻想小說、科學幻想小說、社會科幻、超現實主義小說等等,「科幻」這兩個字看似簡單,但在中外科幻文學的豐厚泥土中,卻是包含了各種營養。各種口味的科幻迷,都可以在這片泥土中找到落腳的土地。科幻小說幾乎包羅了文學性、科學性、哲學性、幻想性等特色。

四、科幻作品比科幻名詞先出現

民國五十七年夏,張曉風發表的<潘度娜>因題材新穎又寓意深遠,尤其頗得學生讀者群的喜愛,名聲不脛而走。黃海原有的科幻因子受到張曉風作品觸發,開始積極創作科幻作品,他當時覺得<潘度娜>雖然很有文學美,但在科學背景上似乎可以更充實,於是自己就朝向講究科學基礎比較硬的「硬科幻」方向創作。一般所說的硬科幻,是指機關布景派,黃海覺得自己的科幻達不到機關布景的程度,擔不起硬科幻這樣的科技標準。然而黃海卻是當時國內極少數努力朝應科幻方向創作的作家。

民國五十七年十月,張系國先生在《純文學》雜誌第二十二期發表了一篇〈超人列傳〉,(關於發表的日期,黃海在民國九十二年五月還特地尋找出當年的文獻,證明之前黃海所發表文章中「五十八年三月」資料有誤,而張系國本人所提供的刊載時間五十八年三月,也有誤。)但黃海並沒有見到這篇文章,因此黃海的起步受此影響較小。

黃海覺得,在當時,沒有標籤來標明這是什麼小說,也沒有人想到要把它貼上什麼標籤,應該說是具有創意的作者,由文學領域向模糊的科幻方向──當時還沒有的「科幻」方向開拓,寫作的人本身並未特意界定自己的文類。




五 黃海對作品稱為科幻小說的看法

黃海的第一篇科幻小說〈航向無涯的旅程〉,在五十七年十二月十六日的《中華日報副刊》發表。五十八年十二月,黃海出版了《一○一○一年》這一本書,當時他還沒有冠上「科學小說」這一類的名稱,原因是黃海擔心遭遇到文學界的批評,說它不是文學作品,因為此時台灣科幻作品剛萌芽,在戒嚴時期,作家不能不事事小心,似乎是一個人穿得與眾不同,害怕別人說他不倫不類一般。也因此黃海更致力於提高科幻文學的境界,希望能成為正統文學的一部分,也希望作品能夠加強一點文藝氣息。

黃海剛開始寫的都是成人作品,發表在《中華副刊》、《作品》月刊《青年戰士副刊》為主,有趣的是當時灣出現的科幻小說都是翻譯作品為主,登在類似《王子》、《模範少年》等兒童刊物上,與文學界的確頗有一段距離。黃海的書出版時,他甚至沒有想到「科學幻想小說」這個當時文壇還相當陌生的名稱,就算想到也不願提它,總以為它太過庸俗化,只是寫給小孩子看,哄哄小孩似的,黃海寫出「這樣的小說」,還在摸索期,自然也不願意被貼上任何標籤。黃海後來致力於為兒童寫科幻,可說是標準的「逆向思考」。這一逆向可真是冒險成功而功成名就了,正因為勇於走不同的路,黃海接連拿下兒童文學的大獎。

而當時兒童文學界方面,一九七O年前後或以前,除了教育廳有創作讀物出版,提倡純正兒文創作,一般的雜誌,科幻小說都以從日本翻譯文章轉載圖片為主,幾乎沒有任何創作可言,有的話是改寫,連國語日報也大半是改寫民間故事之類。所以黃海的創作在當時具有相當的「指標事件」的意義。

六 張系國最早提出科幻小說一詞

在一九六九年,隱地在中華日報副刊發表了一篇評論,用到了「科幻小說」一詞,或許可以說是報章的文學評論中第一次為這種文體定名。但這個名詞並非隱地所創的,「科學幻想幻小說」一詞最早應是由張系國所提出來的,他並且是大力催生與推動的人,而隱地對於科幻小說則並未深入創作,而隱地也可能是看了張系國的文章之後才用這個名詞的,說到後來,張系國的開創性地位,仍是居功厥偉的。他在一九六八年用「科學幻想小說」來稱呼他的作品〈奔月之後〉,張系國覺得將Science fiction直接翻譯過來,就成了「科學幻想小說」,加以簡寫簡稱,就是「科幻小說」,重要的不同在於「幻想」二字,扭轉了主流文學評論的既有立場,也和科學界釐清了疆界範圍,然而這個譯名卻不是大家都能認同,引起文壇的許多討論。或許他本人也沒想到這段談話竟成了歷史事件,這段談話是張系國與王建元談科幻小說,收在《夜曲》一書的附錄裡,當時張系國曾說:

我第一次用「科學幻想小說」是在寫「奔月之後」,那是一九六八年寫的一篇分析科幻小說的文章,收在《地》一書的附錄裡,那時我覺得這名詞是最貼切的翻譯。Science fiction直接翻譯過來,就成了「科學幻想小說」。中國人喜歡將名詞縮短,所以變成了「科幻小說」。

他在一九六九年人類登陸月球的那年十月在《純文學》月刊(34期)發表了〈奔月之後〉論評,也提到了上述內容。

七 使用科幻一詞的理由

劉厚醇在中央日報副刊發表的一篇〈多產作家〉文中指出,Science fiction應該翻譯為「科學傳奇小說」不應該是「科幻小說」,他的理由是「幻想小說」(fantasy )另成一格,與科學傳奇是兩路子貨。華夏子先生認為,應當用「哲幻小說」來包含「科幻小說」,以符合時代需要。呂金鮫認為歐美稱小說為fiction,這個字本身就含有虛構的意思,因此幻想兩字不必翻出,應翻為「科學小說」,值得玩味的是黃海卻不願意將自己的作品稱為「科學小說」,他說

要稱「科學小說」又怕擔當不起「科學」的「重量」,直到民國六十一年出版「新世紀之旅」,我在書背上加印了「未來問題小說」,因為這本書是自費出版,由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獎助,我就在原來書背上應該印上出版社名稱的地方,改印了這幾個字,可見在這個時後,我雖已經離開文學的路子,但又不希望離開太遠,就冠上了「未來問題小說」的名稱。

可見黃海擔心「科學」兩字太沉重,把讀者都嚇跑之外,還得忍受科學界的一番挑剔與辱罵,簡直裡外不是人。黃海是編輯人,在聯合報服務多年的經驗,使他深知讀者反應與評論界評價的重要,認為這樣的名詞不是靠翻譯的文法辯證可以了事。

黃海的想法約略可以代表出版界的一般心理,幻想兩字較可以讓讀者聯想到趣味。《明日世界》在1976年2月號,使用「科學小說」一詞,又將它歸於「科技」類,第20期時使用「科學幻想故事」一詞,第21期開始,就使用「科幻小說」一詞了,這可以說明了出版界逐漸取得了共識。時報文化事業公司出版「最佳科幻小說精選」,於是「科幻」這個名詞,既「科學」又「幻想」,不慍不火的結合在一起,漸漸取得了普遍的接受,然而「科幻」一詞絕不是時報文化事業公司把它固定下來的,這只能說是一個指標事件。這可以說是作者、讀者、出版者三方長期不斷撞擊的結果,科幻一詞的出現,不代表其他名詞的式微,而是科幻的語境中已經包含了它們,它們已經融入了科幻的大地土壤中。傅吉毅〈2002年〉則將這樣的過程稱之為「科幻勢力的吸納效應」。

然而,近年來,大陸科幻文學界與科學界中,有人提倡原先「科學小說」一詞,覺得「科學」兩字,可以博得科學界人士的認同,以免被戴上「偽科學」的帽子,也可以避免科學定理被誤用。這其實也有自清門戶的暮鼓晨鐘作用,不良的作品常會誤導讀者,壞了聲譽自砸招牌,的確是科學幻想文學的一大隱憂。
杜漸(1980年)在《科幻海洋》一書中提到「時報文化事業公司出版了《最佳科幻小說精選》,科幻小說這名詞才逐漸為讀者普遍接受,在經過張系國的一再推介,到目前,科幻小說這名詞,已經在台灣被確定下來,成為通用名詞了。」

這個名詞,要變更是沒有太大的必要,因為大家都已熟悉,成了通用符號,但在內涵的認知上,卻隨著社會變遷而不同,宇宙都可以改變它的疆界,誰能說這個名詞不可能改變,在遙遠遙遠的未來?

八 科幻一詞的廣義定義

科幻小說這個名詞,可以把它做廣義的解釋,以包容更豐富的文本,楊萬運〈1982〉認為:

小說裡面應有多少幻想、多少科學,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如果我們把它劃一平行線,左邊是幻想右邊是科學的話,在此線上任一點不管偏向科學或偏向幻想,都算科幻小說。

張系國先生甚至把卡夫卡的小說也列入科幻小說。他把科幻小說分成幾類:

(一)探險科幻小說:敘述人在時間空間中的各項探險故事。
(二)機關科幻小說:敘述新奇的科技發明對人類可能帶來的影響,如機器人、飛碟、死光槍、愛情機器等。
(三)社會科幻小說:預測人類社會未來的可能發展,也諷刺現實社會不合理現象,如「一九八四」、「美麗新世界」等是。
(四)幻想小說:以幻想為主,科學的成分減少或完全沒有,包括三種,烏托邦科幻小說、鴛鴦科幻小說、文藝科幻小說。


這些定義說得非常廣泛,只要內容和科學扯上一點關係,就可以把冒險小說與文藝幻想小說全給囊括了。華夏子先生更舉出

愛麗絲夢遊記」、「浮士德」、「天地一沙鷗」、及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都可列入「哲幻小說」之內,中國的「封神榜」、「西遊記」、「離騷」也可列入。

當一個名詞擴張時,常常是希望它無所不包,能夠彈性地作出最廣泛的解釋,這樣做的確可以產生豐富性,再創作十可以增加可能性,但是這對研究工作的精確性而言,反而是模糊化了焦點,是有必要再澄清的。把科幻的範圍放大到所有幻想的文類,並沒有辦法獲得廣泛的認同,而「科幻小說」這個名詞,雖可以統括了各種形式的幻想小說在內,但科幻的創作質量,以及讀者的真心支持,才是科幻版圖的唯一保證。


第四節 文獻探討


一 科學幻想文體的特質

(一)科幻具有童話的特質
這是直接論及科幻對兒童的「適讀性」的一篇論文。
黃海(2000年)在〈科幻小說--童話特質的文學〉一文中論及科幻小說的定位及其「重要性」,並在文中為科幻小說做了一個清楚的屬性定位:

科幻不是成人小說的專利,可說是成人的童話,兒童的想像文學。以科幻小說為中心點來說,科幻小說的右邊隔壁是科學小說,再右邊隔壁是科普作品,科幻小說的左邊隔壁是幻想小說,幻想小說的左邊是童話、神怪、神話等等,就這樣的觀點來說,科幻小說是具有童話特質的文學。

(二)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意義
海柏(1999年11月)在〈科幻小說中時光之旅對青少年身心發展所呈現的多元意義〉中論述及科幻小說受年輕人喜愛,深獲青少年歡迎的具體基本道理有:

1. 每部小說「標新立異」,不僅展向操控性科學認識論的理念,一一加以解析,還打破科學萬能的想法,而這「標新立異」來自於傳統,在民間、傳統宗教及哲學信仰裡,比比皆是。
2. 遵從或不遵從的對比,有助於青少年及青年自我認同
3. 「真愛」不受限於形體差異,以及社會的殘酷現實。

透過循環性的時間觀念,打破線形時間的學絕對論,這項時間的新觀念,代表聲稱的「新觀念」,或第四度空間。

〈三〉科學性與文學性
  饒忠華、林耀琛(1979)在〈科學神話序---現實 預測 幻想〉一文中,論及:
1. 科幻小說具有科學與文學雙重屬性
認為好的科幻小說,是將這兩種結構和諧的結合在一起。
2. 科幻小說的社會作用
主要在於啟示讀者的科學思考,鼓舞人們投身科學事業,勇敢地去探索和創造未來。
3. 科學故事與科幻小說的不同

科學幻想小說描述的是未來科學技術的成就(大致以探索「怎麼樣」為主題),而科學故事則是反映現代科學技術已經取得的成就(探索「為什麼」)。

除此之外作者還釐清了多科幻屬性,雖然離今二十餘年,但因為科幻屬性改變不大,因此參考價值極高。然而作者的觀點,屬於大陸過去的觀點,認為科幻小說是為了傳遞知識與鼓吹科學思想,這個觀點二十年來已經修正,改為重視文學性,由此篇可以窺知二十年前的科幻創作動機。

二 科學幻想文體發展性研究

(一)中國古代科幻故事
楊鵬、張潤芳、馮瑩、柴俊麗合著的《中國古代科幻故事》一書,收集了中國許多古籍上的科幻故事,證明了中國人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經產生「有案可查」的科學幻想作品,由此延伸,中國人科學幻想的玄思,藉著已經亡佚的文獻或是口傳的方式,可能在更早的年代就已存在。

藉著這本著作,可以探討中國人的科學幻想緣起,以利產生更包含本土情懷的作品,幫助了解中國人的性格,也有異於早日擺脫舶來品式的科幻風格,產生華人文化風味的科幻作品。中國一直到十六世紀,在科學文明上仍是世界之首,因此在科學幻想上的發明,肯定也是世界先驅,比方說十二世紀時,中國的科學幻想,已經出現了「計算機多媒體」,由此可知,只要有適當的環境,當人們在面對科學技術時,產生新穎奇特的創造性思考,似乎是既有趣又自然的一件事,所以我們由此書中,可以尋獲「科學幻想」與中國人之生命、人情、習俗、文化的互相交流。

〈二〉晚清的科學幻想啟蒙
林健群在《晚清科幻小說研究(1904-1911)》中,對中國最早的科幻小說產生背景及文體特性,做了一番探討。他認為「科幻小說」是近代科學誕生以來,新興獨立的小說文類,它是「科學」、「幻想」與「小說」三要素交集的文學創作。在西方,十九世紀初期,出現了第一本合乎現代科幻小說定義的作品《科學怪人》;在中國,則遲至二十世紀初期的晚清,才開始有科幻小說的創作。而最早的中國科幻小說是創作於1904年,荒江釣叟在《繡像小說》連載的《月球殖民地小說》。

他以「晚清」作為中國科幻小說發展史的開端,並據此研究晚清時期的科幻小說創作,對於理解科幻小說引進中國的傳播情況與最初的創作原貌,做了一番探討。針對中國科幻小說的起源,進行整體性的探究,並先針對「科幻小說」的名義彙整釐清,並據此當作選擇文本的標準。

  中國科幻小說的創作,頗為明顯的表現出中國作家的企圖,以及梁啟超、魯迅等人的鼓吹,認為有意於突破中國人的迷信,有「科幻救國論」的產生,從早期受到西方科幻小說譯本的啟發,開始嘗試創作,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科幻小說。然而晚清時期尚無科幻小說之名。

〈三〉台灣的科學幻想文體的創作與翻譯
杜漸(1980年)在《科幻海洋》一書中,對科幻小說在台灣的翻譯與創作情況,做了極為精闢的剖析,解析了當時的科幻文學出版生態。居住在香港卻對台灣科幻生態這麼清楚,很令人驚訝。

該論文有幾個值得參考的重點:
1. 科幻名詞的由來
提到黃海在一九六九年,出版了台灣第一本的科幻小說集《一○一○一年》,當時台灣根本還沒有科幻小說這種文學品種,作者怕人批評,不敢提它是科幻小說,到一九七二年他出版第二本科幻小說《新世紀之旅》時,仍加上《未來問題小說》,大約是一九七五年左右,時報文化事業公司出版了《最佳科幻小說精選》,科幻小說這名詞才逐漸為讀者普遍接受,在經過張系國的一再推介,到目前,科幻小說這名詞,已經在台灣被確定下來。
2. 黃海、倪匡、張系國的創作路線比較
3. 黃海與張系國對科幻的觀點
4. 台灣當時所翻譯科幻小說的書名、譯者、出版社等資料整理

此篇極富參考價值,然而提出的年代離現在已有二十餘年,不能代表台灣二○○○年後的現況,而學術界對現今的研究則付之闕如。

〈四〉台灣八零年代科幻小說評論
林建光2002年5月,在《大敘述的危機與歷史經驗再現方式的轉折:試論八零年代台灣科幻小說》中,論及台灣的科幻創作環境與現狀,並探討了黃海的作品,在台灣文學上的定位。他認為黃海、呂應鐘、李歐梵共通之處,乃是賦與科幻小說「文以載道」的大任:「除了科幻小說,沒有一種文學作品對人類在環境中所負責任的重要觀念,做過嚴肅與審慎的討論」。
然而在此文中,對黃海未能為台灣本土問題,提出一些關懷,感到可惜。此文針對數位台灣科幻作家做比較,探討的面向很廣,多屬於寫作意識型態的探

討,未對文本作單獨深入的解析。但綜觀此文是一篇很有宏觀視野的論文,且觀點新穎,緊扣本土意識的主題,極具參考價值。

(五)一九四八年以來中長篇少年科幻小說研究
陳愫儀(1999)的《少年科幻版圖初探--------一九四八年以來台灣地區出版之中長篇少年科幻小說研究》,是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陳愫儀本身也從事科幻小說的創作,有一部作品《孿生的國度》,所以她研究的方向是以出版狀況及科幻小說的內涵為主,與其背景與擅長之處有關。出版狀況的研究,包括了出版策略、書目整理與編輯實況,再加上對台灣少年科幻小說作家與作品的討論。小說內涵方面的研究,則包括了少年科幻小說的內容分析、特殊情境討論以及小說的意涵研究。

該論文從適切的角度切入,探討了科幻小說的內容及形式,說出了科幻迷人的面貌及需要修繕之處,並整理了一九四八年以來的發展軌跡,做出了作者及出版文本、叢書等的清晰列表,可說兼重了梳理及創見。這可以說是可以列入兒童科幻文學研究的第一本比較正式的論文,然而正如該論文的題目,它的論提示少年小說,因此並未針對整個的兒童科學幻想文學,也並未將科幻童話與科幻生活故事、科學童話等文體列入研究範圍。

〈六〉台灣1968-2001科幻小說文化考察
傅吉毅(2002年6月)在《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中,對於近年來台灣科幻小說的歷史、方向以及機制三個向度,做了深入的評論。「歷史」方面他探討了「科幻小說」一詞由「SF」翻譯過來之後,其演變與成為慣用語的過程。並將科幻小說的發展概況分成「發展期」、「黃金期」、「轉變期」及「再興期」四階段以考察其脈絡。「方向」方面他探討了科幻小說由「西化」如何轉為「中化」,以及「通俗」與雅正之間的辯證,和世代之間文學觀的差異。「機制」方面他分析了影響台灣科幻小說發展的三大機制:「雜誌」、「科幻獎」和「出版社」。傅吉毅對1968-2001年間科幻發展的現象,做了清晰又有深度的「梳理」,附錄中並整理出了「台灣科幻文學年表」、「台灣翻譯科幻小說刊行要目」、《幻象》與《明日世界》兩本雜誌的科幻目錄整理、「歷年台灣科幻課程一覽表」,並有他訪問張系國與黃海的訪談記錄整理。

傅吉毅可以說將台灣科幻文學發展的主要脈絡給一網打盡,綱舉目張,所有的科幻元素與現象演變,在這本論文裡全都集合完畢,等候校閱。後續的研究者可以不必再做重複的宏觀審視,而可盡情往深處鑽探了。

(七)黃海訪問研究
賴玉敏在〈乘著想像的翅膀---少年科幻小說的開拓先鋒黃海專訪〉中,用訪問的方式,研究了黃海的生平、他對科學幻想作品的見解、他對自己的作品以及科幻寫作的看法、台灣科幻文學的現況和未來等等,收錄在《兒童文學學刊》第九期中。

這篇研究室文建會委託台東師範學院做的,2002年時由賴玉敏與王洛夫在台北縣永和市黃海寓所,對其進行了三次的訪問。對台灣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做基礎性的研究,以將兒童文學的根基札穩。

(八)大陸的科幻作家與作品
趙世洲本身是大陸的科幻文學開拓者之一,他將其他較早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加以收集成冊,是為《科幻小說十家》,並收錄他們對科幻文學的見解論述。這是了解大陸科幻文學極為重要的文獻,可以與對單一作家的研究,形成互補性的基礎資料。

由這本文獻中,可以窺見大陸科幻文學從拓荒,到漸成風氣的過程中,作家們的作品風格,以及對科幻文學的定位。對於知己知彼、鑑往知來有極大的幫助,也可以當作是閱讀作品的導讀地圖。

三 科學幻想文學本質性研究文獻

(一)教學用的研究資料專書
吳岩( 1991)編《科幻小說教學研究資料》,當時是「為配合我院教研室為全校本科生開設的公共選修課『科幻小說評論與研究』而編選的,純粹出於教學的目的,供內部使用。」其中收錄了許多中外重要的科幻議論文獻,包括美國的薩根、李約瑟、勒納、波爾、西馬克、布拉伯雷、恰娜絲、陶布斯等人對科幻的看法,此外尚有萊姆(波蘭)、奧迪斯(英國)、杜漸、李逆熵等人的評論,並收錄有海峽兩岸王富仁、呂應鐘、吳岩、鮑昌、郭建中、吳定柏、鄭文光、林品祥、卞毓麟、陳軍、王逢振等人所發表與科幻相關的文章。

以上文章來自於國內外報刊上發表的綜述、評論、專論、專訪等,據吳岩在編者說明中所說,有近一半的內容是第一次譯介到中國大陸的,因此這本書的內容可說是「評論集」 的性質,而編者並未在書前書後加以簡介、引述或整理,因此「選」的性質多於「編」,組織架構可以說並未開工,而本書的貢獻是在於「引薦」各方論述。後來這本書中許多的重要內容,經過整理後出現在呂應鐘、吳岩合著的《科幻文學概論》一書中。


(二)概論性文獻
呂應鐘、吳岩〈2001年7月〉所著《科幻文學概論》,除了將上述吳岩(北京 1991)編《科幻小說教學研究資料》中的重要論述加以編選與整理之外,又在書中增加了一些綜合性的論述,這本書的緣起,呂應鐘說是:「在1997年北京科幻大會上,我合吳岩說定,我們必需合作寫一本科幻文學論述書籍,當作兩岸教材,吳岩爽快地提供了他在北京教授的材料。」

書中除了將原先的譯介文獻加以濃縮選編之外,又加上了兩位作者對科幻文學的現象及創作的看法,並將所有資料與論述分成「總覽篇」、「觀念篇」、「主題篇」、「寫作篇」與「名家談科幻」等五章,只可惜內容仍然不夠豐富,內容嫌鬆散,架構也有待強化。這是第一本科幻文學的教科書,有待進步的空間甚廣。

(三)現代文學中的定位
簡宗梧與周鳳五(1987年8月)所著《現代文學欣賞與創作》,是國立空中大學用書,屬於綜論性質的教科書,在書中的「現代小說賞析」一章中,有談及科幻小說,概要性地談論到科幻小說的定位、發展空間、發展概況、真實與幻想性、類別及現實價值等,並且將張系國與倪匡的作品,各舉〈超人列傳〉與〈無名髮〉這兩篇較具個人特色且內容皆在探討人性與神性的作品,來加以比較和賞析。

與科幻小說並列的尚有「社會」、「愛情」、「武俠」與「歷史」等小說品種。這綜合論述的文獻,提供科幻小說在現代文學中的座標,只可惜無法談得很深入,篇幅有限,具宏觀視野,而非微觀取向。

(四)台灣通俗小說研究
劉秀美(2001年5月)在《台灣通俗小說研究一九四九~一九九九》的第五章中,談到「探索人類前景的台灣科幻小說」,其中探討了台灣科幻小說從翻譯到創作一路走來的歷程,綜合評述了各界對科幻小說中的「科學性」的看法,並探究了科幻世界的現代啟示。

在論及科幻小說的科學性的部分,將黃海歸類為「太空星際派」,舉出黃海的作品都是以星際、宇宙為背景的科幻敘事,將小說場景跳脫在太陽系以外的遙遠星際裏,抓到了黃海科學原理根據的主軸「高速飛行」、「人工冬眠」、「愛因斯坦相對論」等等,並與張系國為代表的「社會人生派」及倪匡為代表的「奇幻推理派」,做了對照比較,由此可以看出黃海作品風格的獨特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