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狠手辣寫開頭 
 

                                      …黃海…

在我的寫作經驗中,不論文藝或科幻小說的創作,開頭最難寫, 往往有戰戰兢兢,無從下手之感,既誠惶誠恐起了頭,拚命往前爬去,猶豫躊躇,塗塗抹抹,往往浪費許多稿紙,還不見有幾行可用,說不定所浪費的,也幾等於完稿時交出的稿紙數目。到目前為止,雖然寫過長短篇小說百餘篇以上,每次提筆要寫新作,仍感十分困難,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不是職業作家,作時間斷斷續續,小說創作比起散文,更須要文思運轉的活力,一旦停頓,要重新發動,自然比較吃力。

大抵說來,短篇小說比中長篇小說難寫,難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短篇小說中構思最花時間,而中長篇小說通常只要構思一次便可,甚至可以邊寫邊構思,以構思所獲的「量」來說,長稿所花費的力氣較省,長稿可以包羅萬有,主題意識一次交代不清,可以留待別處再予補充,短稿就沒有這種便利。就影響力來說, 長稿較能給人深刻印象,留傳後世。如果「西遊記」、「紅樓夢」、「戰爭與和平」、「飃」等書的作者,把原來的重要意念,用五千字或一萬字的短篇小說形式表達出來,試想,結果又是如何?

對於初學者來說,情況就完全相反,大概寫短的容易而寫長的難,短的可以寫完,長的不一定有耐力可以完稿,而且短篇小說的嚴密佈局,必須熟練,才能用來寫作長篇。

科幻小說是最講究「觀念」的一種小說形式,小說的重心就在表達作者的某種觀念,這是作者偶爾得到的靈思火花--某種科學觀念加上幻想,再來製造安排人物,發表情節,構成一篇小說。有人說科幻小說是一種「觀念文學」,「觀念」在科幻小說中的重要地位,於此可見。美國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艾西莫夫說,寫科幻小說遠比寫作其他任何形式的小說還要困難,如果能熟練寫作科幻小說,就能輕易地寫其他作品。

對於國人來說,艾西莫夫的話未必盡然,我個人是在經過嚴格的文藝小說創作(尤其是短篇小說)訓練,非常熟練一般小說的各種寫作技巧之後,由於偶然興起,才伸出觸角,擴展寫作的領域,寫科幻作品,民國五十七年十二月, 我在「中華副刊」發表第一篇科幻小說之前,我已寫過將近七、八十篇一般文藝作品,出版過三本短篇小說集,也寫過劇本、散文、雜文等等。

在外國,許多科幻小說作家,本身是科學家,既精通科學,又懂得文藝小說創作技巧,寫出的作品自然是治科學文學於一爐。一個熟練小說寫作技巧的人,果他也愛好自然科學,實在沒有理由不會寫科幻小說。我自己並沒有具備高深的科學知識,我只是勤讀科普讀物,「愛好」科學而已,我以文藝作者的眼光,攫捕科學的題材,加以誇張、推理,構織科幻小說,固然,寫作它所耗的時間、精力、心血,其艱苦程度,都要數位於文藝小說,只要熟練以後,自然會從中得著樂趣,不覺其難了。


最近與一位對寫作躍躍欲試卻從未真正動過筆寫作的朋友林起風談天,我們都同意,萬事起頭難,文藝小說或科幻小說創作更是如此,開始時真有無從下手之感,要寫,就拿起筆來,心狠手辣的寫下第一句,不要猶豫不決,只要寫下第一行,接著第二行、第三行……,完稿之時,就是一篇作品了。即使完稿以後對開頭不滿意,重行修改,也將是輕而易舉的。

寫作須要不間斷的努力,猶如機器馬達須要持續的運轉,一旦停止,再要重新發動,倍感困難。我的經驗中,每寫過一篇小說,便有意猶未盡之感,好想乘興再寫另一篇,這樣一定相當順手,奈何人皆有惰性,總想休息一下再寫,這一停頓,時間不長還好,有時候相隔數月或一年半載,要動起筆來,格外困難。

不管怎樣,最要緊的是心狠手辣的寫下第一句、第一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