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為科幻藝術立碑 …宋惠君… 

本屆(民國七十八年頒發)國家文藝獎的六位得獎人中,黃海以他的科幻式童話《大鼻國歷險記》(洪建全基金會出版)獲選。三年前,他則以《嫦娥城》(聯經出版)一書獲得中山文藝獎(兒童文學類)。在國內,能夠囊括這兩項大獎的作家,可說屈指可數,諸如散文大家林清玄、邱淑女(丘秀芷)、張曉風,小說家司馬中原等。黃海能以科幻式的兒童文學創作力爭得勝,在文壇上真是破天荒之學也, 正顯示出他特立獨行的風格,和他追求藝術理想,提昇科幻小說層次的努力。實際上在兒童文學的豐收,他只是無心插柳而已,他一直忘不了文學本位的創作心態。

科幻小說常常被誤解為一種虛幻縹渺、脫離現實的小說,或是一種天馬行空、怪力亂神、玄之又玄的消遣式小說。黃海在六十年代也寫作相當多的文藝小說,在當時的各報副刊,他是短篇小說的健將。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一日(美國東部時間是七月二十日)人類首次登陸月球,黃海所幻想創造的太空船「流浪者一號」,早在半年多以前便以接近光線一般的速度, 脫離太陽系,去尋找另一處人類的樂土。在太空航行中,作者提到「相對論」所造成的時間效應,提到光子火箭太空船、人工冬眠、四度空間,還有較低層次的生物將人類來訪視為超能力的神,這些觀念,在當時的文學讀物中是相當罕見的。其後的許多年,一九七○年或八○年代,科幻小說受到「星際大戰」、「第三類接觸」等電影的推波助瀾,加上旅美學人作家張系國的大力提倡,在文壇上也漸受重視。

經過一段漫長艱辛的跋涉、摸索、開拓,黃海一直不甘於科幻小說被視為一種通俗性、偏離正統文學的作品,他在近年出版的許多書的「後記」或「序」裡,為科幻小說的理想,講了許多話,諸如,他在「文明三部曲」系列作品--包含《天堂鳥》、《最後的樂園》、《鼠城記》等三部小說的第二部「最後的樂園」中說到:

科幻小說如果重視科技,往往有被時間淘汰的危險,寫原子彈,它在原子彈發明之前,才有驚奇效果,……而文學是跨越時空而永恒的,與科幻小說大異其趣。我們也可以勉強將科幻小說二分為人文派或科技派,再有第三種是折中派,我個人比較喜歡傾向人文精神的折中派。畢竟,預測科技未來發展這類「科學」小說,應該由科學家來寫比較適當。
關於「文明三部曲」三部書,是三部嚴肅的科幻文學作品,但國內文學界鮮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它是黃海思考未來人類命運,對文明提出質疑的力作,其情節、人物,各自分立,文明發展的歷程,卻相互銜接於未來:

鼠城記--描寫核戰浩劫後的生態、環境危機,故事最後延伸到公元二三○○年。本書藉著來自火星城市的中國後裔方義平與一個神秘女人劉小青的邂逅交往,描繪了一個在核戰陰影籠罩下的城市大銀山的一頁興衰史,刻畫某些人類像鼠類一般無助地掙扎生存的景況,探討人性及人的價值、機器人和複製人被誤用的後果,全書呈現溫婉對性的文藝氣息。

最後的樂園--以人口爆炸問題為主題,描寫人類追求永生,部分的人變成永恒的機器人,並進行星際移民,地球上強國對弱國的侵略, 是採取一種不知不覺的消滅人口政策,貧窮國家人口爆炸,甚至還有人吃人的慘劇發生,作者係根據美國一位已去世的預言家愛德加.凱西對廿三世紀的美洲大陸的描述舖陳故事,並串連聖經「啟示錄」的毀滅預示,寫成此書。
天堂鳥--大約公元五○○○年之後,人類肉體已逐漸脫離原有形式,改換成不朽的合成體,人類真正可以不死,在永生的國度裡,卻面臨的諸多問題,包括回返自然的深切渴望等等。(以上三書均由「時報」出版。)

科幻小說不可避免的會沾染上通俗文學的色彩,以故事性、趣味性來取勝,而黃海則已漸漸地領悟,並肯定地朝寓言與童趣的世界探索發展,但求擺脫傳統科幻小說過多的俗氣匠意,創造出比較有內涵、有啟示性、具有永恒哲思的作品。在《大鼻國歷險記》的序文中,他說:他不斷地在鞭策自己、要求自己,提昇 科幻小說的層次,以求進入文學的殿堂,即使穿著「科幻」、「科學」的外衣,也應具有不朽的「人文」精神。

與其說,黃海獲得兩項文學大獎,是國內兒童文學界的破天荒之舉, 不如說,黃海為科幻小說尋找到一處高貴的寄託之所,為「科幻」樹立了新典範。

在這樣的一個奇特目標被達成之際,我們來探索黃海的心靈世界,以及他的掙扎歷程,應該是令人感興趣的。
黃海過去寫過不少純文學作品,已出版者包括《奔濤》(五十三年)、《大火.在高山上》(五十七年、商務)、《通往天外的梯》(五十七年、僑聯)以上皆為短篇小說集,另有散文集《迷霧征塵》(六十五年、水芙蓉)等等,他於近年以科幻馳名,他自己偶爾會自卑的以為:「科幻」只是旁門左道的獨行其是罷了,與傳統文學主流偏離甚遠,唯一還讓他保持純潔無邪的寫作追求,是一顆不甘鄙俗的心靈。他不願讓科幻小說墮落,成為與武俠、言情小說並列於租書店的作品,希望科幻能與文學結緣,最後在兒童文學的園地裡達成他的理想。

《大鼻國歷險記》得獎,國家文藝基金會所發表的評語是:「寫幻想的生活環境和奇特的人物(在這裡是些動物)仍以現實為根據,不是荒誕不經,因此使小讀者能夠接受他們。通過敘述,使讀者不知不覺中關懷環境污染之為害,立意甚佳。文字簡練,可讀性甚高,能讓人一口氣讀下去而不必停頓。六篇作品均有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飽含童話趣味。作者想像富創意,且有科學上的根據。」這六篇作品,人物連貫其間,情節故事各自獨立。《蟑螂鼠與烏龜貓》幻想未來世界中由於幅射污染造成的生物突變情況;《傷腦筋博士的意外》寫機器人為主為賣命,送核子廢料到太空中,往太陽投擲,機器人將自我毀滅,最後機器人因為突然有了人性,拒絕了任務。《大鼻國歷險記》誇張地描寫空氣污染的效果,其中蘋果乳牛及青草綿羊,既是童話中的動物,也是未來的遺傳工程科技有可能創造出來的動物。《罐頭城與無身城》是垃圾及噪音公害的寓言故事。《道歉機器人》假設當機器人發展到相當進步時,再來協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為兒童排難??。《稻田裡的故事》從電影稻草人的觀點,說明人與動物的關係。

黃海近年其他得獎的作品,還有《奇異的航行》,獲洪建全少年小說首獎。《地球逃亡》獲東方少年科幻小說獎。前者也是與環保有關的太空冒險故事,幻想由地球的垃圾山所壓縮而成運到太空去的一顆星球,被稱為《美麗星》,在行星上面種植了花草樹木,留下電腦和機器人在星球上管理著。《地球逃亡》則更富於戲劇性,這是一部重視科學推理架構的小說,幻想當太陽發生大變異,可能吞滅地球時,地球上的科學家為了逃離地球大災難,利用海水中的氫能做為核子融合反應的原料,把地球當做一艘巨大的太空船一般駕駛出去,脫離太陽的引力,去尋找另一個太陽系,這是一部非常具有吸引力、震撼性與想像趣味的中篇小說。
許多人常常會很好奇地問他一個問題:是什麼原因使他走上科幻小說寫作的道路的?除了他所謂的:從小好奇,喜歡天文學、自然科學的原因以外, 還有一個因素可能是埋藏在他潛意識底下,而不為他自己所知的。那就是:他從小到大所受的重重波折、貧病困迫和身心的重創,使他的思維昇華。他承認他有很重的自卑感,對於自己的努力永遠不會感到滿足,他永遠覺得自己比別人矮一截,他木訥寡言,不善應對,強烈的期許自己完全無缺。誰能想像,→當一個人的黃金年華,十幾歲到二十出頭的期間,他卻在醫院度過三年的「囚禁」生活,連養病時間已長達七年,那位「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鍾理和先生於四十九年逝世時,他就住在那家鍾理和差不多十年前住過的-松山療養院,當時已改名省立結核病防治院,這是黃海的文學啟蒙地,他在這裡自修、讀書、養病、寫作,在以後的許多年,以至今天,他「常常在睡夢中回到這個既美麗、又陰暗,既悲愁懊喪、也有迷茫做喜的鄉園。」它在黃海的記憶深處,與他的病痛創作,同樣的深刻不滅。

科幻的本質是想像的、趣味的、推理的、超越現狀的,也許黃海的體弱多病,與血淚經歷,使他有強於一般人的想像力,在沈默中自我錘鍊,醞釀奇思幻想。他早年的貧病掙扎、失學無助的漫長煎熬,使他自覺卑微低下,許多年來也不斷的在奮進,自我充實,以填滿他自己所認為的不足。由於他過去長期施打鏈黴素的後遺症,使他的耳朵近乎聾掉一半,他又不戴助聽器,因此,他的朋友、同事、親戚,甚至全以為他是個精神恍忽、答非所問的人,更加認為他是個《科幻》怪人。事實上,他就像個勤奮的農夫,二十幾年來筆耕不輟,由短篇小說而散文、雜文、長篇小說,而科幻小說,他一直在自己的土壤上耕耘,尋找適合他栽種的文學品種,終於在兒童文學上開出滿園的燦爛輝煌。

黃海目前正在寫作一系列《快樂機器人的故事》,他希望寫足二百篇。據他說,當初申請國家文藝獎是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希望,後來寫的這些科幻小品原是角逐國家文藝獎的「備胎」,現在他打算寫完二百篇後,再回到純文學的園地耕耘。
黃海其他重要的科幻作品尚有:皇冠出版的小說集《星星的項鍊》、《偷腦計畫》、長篇科幻小說《第四類接觸》。知識系統出版的小說集《銀河迷航記》、聯經出版的《機器人風波》、富春出版的《航向未來》。他也曾經獲得五十八年度的全國社會優秀青年文藝作家獎金、獎狀,七十一年的五四文藝獎章。

《開卷》時報出版 1989年7月31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