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的秘訣:面對牆壁

-黃海再獲中華兒童文學獎( 1989)
                                                                                                                                                ‧宋惠君‧

黃海又得獎了,這次是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頒發的兒童文學獎,作品是「航向未來」,一本由富春出版社出版的中篇少年小說,約五萬字,描寫人類在二十一世紀的星際之旅,充滿了奇思幻想,獎科學知識與文學交融,被評審委員認為是當代少年科幻小說的經典作品,甚至比他去年年初所獲得國家文藝獎的作品「大鼻國歷險記」還具有份量, 也比他獲得中山文藝獎的「嫦娥城」更見深度。

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流浪者一號太空航載著由全世界六個不同國籍的太空人出發,尋找另一個可居住的世界,他們先訪問了低於地球文明的綠草猿人的星球,綠草猿人卻把他們當成了神祇崇拜著,而在生存競爭的世界裏,綠草猿人也有他們的戰爭,弱者被強者所欺凌,遭受奴役,與地球上所謂帝國主義者侵略弱小民族是沒有兩樣的。當他們訪問比地球還要先進的超級文明世界時,地球人卻成了微不足道的生物,外星人彷彿個個都是神,他們已經進化到可以脫離物質形體而存在的「精神體」,黃金在外星人眼中根本不值一文,他們藉著精神體可以來去自如,瞬間航行於遙遠的銀河空間,他們的超能力使人類看傻了眼。

這本書所以被認為值得少年閱讀,是因為它所呈現的少年流浪個性,對於生命與智慧的探索,別具深刻的意義,文學科學交融又能恰到好處,富於哲理啟示。這也難怪,「大鼻國歷險記」、「嫦娥城」兩本書是科幻小品,充滿了童趣與巧思,而「航向未來」則是由他早年所寫的成人式的科幻小說「一○一○一年」所改寫,刪去了不適合兒童閱讀的部分,這也印證了他幾度在他的演講中所提示的理論:科幻小說是介於成人與兒童之間的讀物。

書中談到「光子火箭太空船」以接近光的速度航行,這是人類的科學夢想。科學家認為光是宇宙間跑得最快的,如果利用光的反作用力來推動太空船,就可以使它飛得像光一樣快。光的密度有大有小,離光源越近,光的密度就越大,壓力越強。如果能夠製造一個強大的光源,利用它來推動太空船,配合適當的工程設計,將有可能實現星際旅行的夢想。

兒童文學學會的中華兒童文學獎,可以說是在黃海獲得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之後,具有相當份量的大獎。前幾年,黃海也得到洪建全的少年小說首獎和東方出版社的科幻小說獎。更早以前,獲得五十八年的全國社會優秀青年文藝獎,七十一年的中國文藝獎章。全世界的兒童文學獎就單項獎金獎額來說,以臺灣最高,近年來,黃海又囊括了臺灣所有重要的兒童文學大獎,他已創造了一項空前的紀錄,在幼獅文化圖書公司出版的一套兒童文學選集中,指出黃海與李潼是八十年代獲獎最多的作家。

「一顆不甘鄙俗的心」使黃海不顧科幻小說淪為文學主流之外,成為與武俠、言情小說並列於租書店的商品,他希望為科幻小說樹立新典範,在文學園地豐收,這樣的心願,不意卻在少年兒童科幻寫作中達成。

走筆至此。不禁想到,十二年國教即將實施,整個教育文化結構,出版品的消費走向又獎有大變革,據聞某些出版機構已在未雨綢繆,著重青少年的專屬讀物出版,我們的文化出版界似乎也該調整腳步了。黃海這次得獎作品「航向未來」,就是屬於少年或青少年級的作品。
到聯合報擔任新聞編輯已八年,在此之前,黃海已經幹了十七年的編輯工作(包括新聞、文藝出版、雜誌編輯),總計已有四分之一個世紀之久。黃海說過:『新聞編輯是我的髮妻,文學是我的情婦。』編輯工作對他來說,就像老師一樣,每天為柴米油鹽操心,同甘共苦,難分難捨的現實生活,而文學卻似浪漫誘惑的情婦,有它綺麗超越現實的一面,卻又不能成為生活的全部,只能「忙裏偷閒」去「喜歡」罷了!

現在我們來看看他在七十八年十二月十七日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頒中華兒童文學獎的致詞:

文學創作是寂寞的,得獎,只是寂寞的寫作中,偶爾的一串掌聲。
如果有人問我得獎的祕訣,我這樣回答:

寫作者是面對牆壁的,不像歌星、影星,面對五彩繽紛的世界和熱情觀眾的掌聲,因此,寫作者必須甘於寂寞,甘於面對牆壁的苦思勤寫。即使牆壁上有一扇窗,你要透視的是靈魂深處的悲歡,而不是物質世界的虛幻。

我是面對牆壁的。當然。有時我也會不甘寂寞,像某些作者, 忍不住要離開自己面對的牆壁,如歌星、影星,去面對觀眾,就像今天我在這裏一般。

然而,我大部分時間是面對牆壁的。只有面對牆壁,甘於寂寞,才能寫出受人肯定的作品。
兒童文學在我是「無心插柳」。許多年前我一直是個文藝的筆耕者,在成人文學的領域裏努力不懈,眼見沒有甚麼好收成,才改變播種方式,沒想到「樹已成蔭」。

環顧今天的文壇,我們的「兒童文學」,卻還是「文學的兒童」,它在文學界沒有受到很大的重視。要打破這種現象,只有趕快拿出優秀的作品來,因此,我也勸大家多多面對牆壁。……
日本作家的傳統,在封筆歸隱之前,一定要為兒童寫一些作品,儘管黃海說是「無心插柳」,但願他筆耕不輟,且等他「有心栽花」,再另一園地努力灌溉之後的另一項「豐收」。

《國語日報》1990年2月25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海作家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